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课堂实录

发布 2020-08-19 14:06:28 阅读 8155

一、课前谈话。

师:我也向大家介绍一个人,这是个老人,2023年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写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录音响起。

知道是谁吗?为什么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呢?生:……

师:德国留学回来后,季羡林在北大创建了东方语言文学系,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以被评为……其实,季羡林被评为……不仅因为学识,还因为他高尚的品格。一、揭题导入,奠定基情。

1、师:今天我们学习季羡林80多岁写的文章《怀念母亲》师板书课题后,生齐读。师:让我们恭恭敬敬地再读一遍。

思想开了小差,因为想起张祖庆老师写的《语文教学岂能一张脸》,呵呵]二、初读课文,把握主线。

1、师:课前我们预习过,这4个词你会读吗?幻灯出示:真挚朦胧奔丧弃养指名读。

师: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吗?生没有提出。

师:“弃养”是什么意思?生:“弃养”就是“去世”

师:不是所有的人去世都叫弃养,弃养是指养育我们的父母亲去世。生再读词语。

对重点词语的教学,我觉得有点形式化,读一读四个词语,理解一下“奔丧”,感觉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这一环节还做得不够。当然,可能是城里的学生基础比我们乡下的要好,或者这是优质课评比,为了能出彩些,课堂中不能呈现亮点的环节尽量简单些。]2、师:

这篇课文说的怀念母亲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一样?不急,让我们好好读读课文,把相关的段落划出来交流。

生: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师板书:生身母亲祖国母亲。

师: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幻灯出示第一段,生齐读。

师:是啊,同学们,在20多岁的时候他的生身父亲就离开了他。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如此怀念自己的生身母亲。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这样的整体感知会不会显得仓促了些?能否再理一理作者的文路,让学生在整体上有个比较完整的感知后再导入第二段教学?]三、品读思母之痛。

1、自由读,思考:作者为什么怀念生身母亲?生:因为6岁就离开了母亲,回来也就两次……师:季羡林在家的时间少,少到什么程度?

生:……2、师:同学们再读第二自然段,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1:为什么说少了母亲的孩子灵魂不全?生2:

抱憾终天之恨的恨,恨什么?生3: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呢?

师:我们还是听听季羡林是怎么说的?(录音响起,文字材料补充《赋得永久的悔》)字幕徐徐上升,老师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认真听。3、师:听过这段内心独白,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1:季羡林想到大学毕业赚到钱让母亲活得更好,想不到母亲不在了。师:这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生2:……

师:这就是终天之恨。生3:……师:……

文字材料补充得好处,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此处,可以说是有效的拓展突破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曹老师的课感非常好,在课堂上,她一直都是这么亲切,这么大气,这么有条不紊地一句一句地和学生进行对话。

她的每一句话都讲得非常合理,仿佛是随心所欲,其实是精雕细琢,进行了充分的预设。]

师:在季羡林的心中,母亲是无法回报的,所以就留下了恨,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读得一般。

师:有点走进去了,我也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

师:同学们,还有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还是读得一般。生齐读。

指导朗读的时候,孩子们为什么会读得不是很好?即使是老师在范读之后也进步不大,我想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丧母之痛离学生太遥远,他们的情感还没引起共鸣;二是在感悟文本体会情感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停留在表面的感觉,因为对文字的触摸感觉还缺乏深度。

]四、品读念国之切。

1、师:2023年,季羡林远到德国留学,在他的换年中除了生身母亲还有祖国母亲。现在请同学们读他的四则日记,看看哪些词句写出了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写出自己的感受。2、汇报交流:

师:你从哪则日记里读出了怀念?生1:11月18日,……生2:11月16日,……

师:我的心里为什么是酸的,有点凄凉?生:……

师:为什么这凄凉是甜蜜的,浓浓的?生:……

师:这种感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生:……

师:为什么在这样的沉静的夜晚会回响起呢?生:……

老师在此处连连追问,会不会问得太多了?]

师: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说,这就叫“触景生情”。(板书)谁来读读这段凄凉和沉静交织在一起的情景?指。

名读,师生合作读,师前生后。

师:课文还有没有类似的写了触景生情的感受?生读11月28日。

师:什么样的景色触发了季羡林的情?生:……

师:看来无论是沉静的夜晚还是风雨之夜,都能勾起对故国的想念之情。

4、读写结合,写了不同的情况季羡林对祖国的思念(**响起,非常美的**生写,大约4分钟左右后交流。

生1:我仰望星空,满天的星星就是我的母亲,那就是她在那里看着我,看着我,使我想起……生2:……

生3:我站在窗前,看到小树在母亲身旁成长着。我现在开始想家,想得无法忍耐。

[以“触景生情”为训练点,进行读写结合,抓住了教材的特点,体现了训练的意识,学生写得比较好,可见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感觉对日记的教学没落实到点上,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课堂教学中感悟多,语言触摸太少,比如落实到某些关键词的教学就比较少。]师:

……想得简直不能忍耐。(板书:不能忍耐)请大家再看看,你从这些日记中看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季羡林每天都在思念母亲。

生:……齐读第一段,回头再读第二段,此时的感情又有了一个升华的过程,好!]5、师总结。

五、板书设计怀念母亲。

生身母亲———祖国母亲不能忍耐。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新课程教案

1 联系上下文理解 我的愿望 随母亲于地下 终天之恨 交流自己的理解。2 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 自责 愧疚之情。3 再读第二自然段。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第二课时。一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听写词语。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二 研读 祖国母亲 感受作者对祖国母亲...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教案

课题人文性主题。6怀念母亲。课型。精读。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阅读主题 抓住关键词 句 段,感受作者直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工具性。表达主题体会作者运用前后呼应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表达对生。主题。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深厚感情。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 避免等词语。能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怀念母亲 教案。怀念母亲 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 怀念母亲 的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3.感情朗读。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教学重难点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