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的画。
教材分析:本课从漂亮神奇的雨花石的纹理导入,在感受抽象美的同时,借助油水的不相容的原理,让学生学习利用水与画液不同密度的特性,给同学们带来一种创造抽象美效果的有趣方法。展示肌理的美,同时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色彩的搭配方法,结合点、线、面等美术知识,完成心中“漂浮的画”。
学情分析:本课利用学生对材料和表现形式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尝试表现,掌握流色转印的方法,学生课后通过联想其形象,展开多面性的拓展与延伸,再稍加手绘修饰,便能收到明确的具象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流色转印的常用方法,学习利用水与画液不同的密度的特性,转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教材及老师的演示讲解,掌握流色转印的方法并展开联想再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作过程中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水与画液不同的密度,做水面上的颜色吸附练习。
教学难点:根据制作过程中颜料画液变化的节奏及画面所形成的肌理效果,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装着清水的敞口容器、水拓画工具一套。
学生:水拓画工具、、装着清水的敞口容器、具有吸附能力的纸张。
教法学法:教法:感悟体验法、欣赏提升法、讨论交流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多**辅助法、实践操作法等。
学法:自主**、尝试表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疯狂又神奇的石头,这种石头叫做雨花石,一起来欣赏一下。(ppt**雨花石)
1、感悟体验(ppt出示雨花石)
先请同学们读一下这个名字《春江花月夜》,多么美的名字呀!请问江在哪?月又在哪?指名学生上台指出来,再看这个《黄果树瀑布》在座有哪位同学去过,你看多么壮观啊!
观赏完这些雨花石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小结:看完这些雨花石,让我感觉自己身处在山川,湖泊之中,又让我想到了人物,花鸟和一些抽象图案,甚至是北极光、外太空等等,而这些美妙的肌理都由不同的点,线,面所组成,再加以漂亮的颜色搭配,而正是这种和谐的美丽让人身心愉悦。
2、欣赏提升,开拓视野。
什么是肌理呢?(pp出示丹霞地貌、动植物的肌理等)一边欣赏,一边解释肌理: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
肌理就像某种物体上的纹理、质感,如丹霞地貌的纹理、豹和老虎、孔雀和长颈鹿身上的花纹:蛇皮上的纹理;以及树皮和叶子上的纹理等等这些都是肌理。绘画作品中也会存在肌理如各种笔触、画面上的纹理等等。
肌理与我们这一节课有什么关系呢?画是怎么在水上漂浮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漂浮的画》。
板书课题:《漂浮的画》
二)新课:1、自主探索。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课本阅读16和17页找出让画漂浮的方法’答案就在课本里。
好,下面请大家来解决,刚才这些问题。
学生汇报:因为油漆和水不相容,让油漆漂浮在水面上,然后用纸吸附油漆就可以制作出漂浮的画来。
师:嗯!其实油漆和水不相溶是密度的原因,今天老师带来了与之相似的材料为大家做个实验。
探索尝试:教师准备两个量杯:“老师手上的两个量杯分别装着一些液体,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分别往里面滴进相同的颜料,大家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观察颜料和水之间的变化。
师:刚才的两个量杯,一个装着清水,一个装着画液。
学生观察后,讨论:滴进画液中的颜料为什么会有的浮在水面上;而滴进清水中的颜料就与水融合了呢?
想一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探索方法:哦,原来当颜料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一样大的时候,颜色就与水相融了,当颜料的密度比画液小的时候,颜色就浮在水面上了。所以必须加入适量的油或密度比较大的画液,颜料才会产生比较满意的漂浮效果。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用油漆做出来的肌理效果,再看看用水拓画颜料创作的优秀作品。这些画的肌理效果太美了,我们也可以制造出这种肌理效果,先看老师的示范。
三)教学示范。
1、ppt出示技法点击。
2、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说:我们在作画之前要先想好要用那些颜色,你要做出什么样的肌理,比如我们已经学过的近似色或对比色的搭配,然后在距离水面两厘米的高度,把颜色滴下去,用画针轻轻划过液面,画出你想要的肌理,用纸轻轻地放在液面上5秒钟之后,等画纸完全吸附后用画针小心取出,即可制作出一幅肌理作品。
注意事项:1、作画之前要先想好要用那些颜色搭配,你要做出什么样的肌理。
2、滴了颜料的盘子就不要再移动。
3、搅动的时候要轻轻的,动作不要太疯狂。
4、不可以多次反复搅动。
四)提出创作要求,指导学生作业。
1、结合色彩的搭配方法,运用吸附法制作一幅肌理作品。
2、完成后为肌理作品命名,或编一个故事。
五)评价展示。
通过自评、他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抽象肌理的美,并展开联想与想象,给作品命名,检验学生能否掌握流色转印的技巧。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漂浮的画》的制作方法,希望大家把这种拓印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制作出更多的小创意。
七)拓展延伸。
1、学生把完成的肌理作品,根据肌理图案进行加工创造是它变成一幅有主题意义的作品。
2、把这种肌理拓印在日常用品上,使自己的生活更有创意。
人教2019课标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2课点的集合》
点的集合。教学目标 1 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2 认识 点彩派 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 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3 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 分析 创作 指导 评价,激发其 创造 表现的欲望,提高艺...
人教2019课标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2课点的集合》
小学美术六年级 点的集合 教案。更好的创作打好了基础。在自然形态中,人既可感知点,也可视之,点是物象的浓缩。康定斯基说 点是最简洁最坚强的主张,因此点是绘画最初的要素。点可以是圆的,可以是不规则的,可以是任何形状的。从古至今的艺术家都喜欢用点来创作 古希腊人喜欢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他们的建筑 点彩...
人教2019课标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2课点的集合》
三 欣赏作品,感受魅力。这个环节中我给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中国画中的电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型型式式的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