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古代诗歌三首》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陆游。
2.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b.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c.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候,用“令尊” “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 “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
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毕业时你送给我的**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4.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后来逐渐合二为一。一千多年前的宋朝,苏东坡在寒食节即兴写下了《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笔粗重饱满 ,雄健而有气势。
b.字形大小悬殊,横扁且斜取势。
c.第一首布局前面疏朗,后面密结。
d.字形瘦长错落,笔画跳荡飘逸。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节与以下哪个节日最接近( )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6.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记月,用“孟”“仲”“季”依次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仲夏、季秋依次指农历的一月、五月、九月。
b.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c.寒食节,古时在清明节前二日,现与清明合并。古代寒食节,人们禁烟火,吃冷食,插柳,拴五色丝线,以雄黄酒画额等。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的民族的称呼。
7.古诗文默写。
1)《寒食》以一句讽刺后汉宦官得宠,享受特权的现实。
2)《迢迢牵牛星》中突出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
3)学而不厌。
4)己欲立而立人。
5今朝方始觉**。(《人日立春》)
6要留清白在人间。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奇文共欣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敏而好学。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来寄托思家念亲之情。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传递望月怀人的惆怅。
《登幽州台歌》中诗人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的诗句是。
9.下面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出自苏轼之手,结合材料,说说它带给你的艺术享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材料)元丰二年,苏轼的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因为遭到诬陷,他被贬到了黄州,生活上穷困潦倒,这次的被贬在改变命运的同时也影响了他的书法,《黄州寒食诗帖》完成于到黄州的第三年。
10.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如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描写气象万千,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毫无尘俗气息;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 ;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 。
a.人之离合 b.羁旅愁思 c.富于哲理性中秋美景。
11.综合性学习。
博雅中学举办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七彩神话”为主题的**学习是其中的活动之一。请你走进缤纷绚烂的神话天地,走进神奇美妙的神话世界。
神话与诗歌】
1)在下列**中填出相应的内容。
答:ab迢迢牵牛星》)
神话人物谈】
2)上面**中神话故事的主人公的性格有什么共同特点?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3分)
答: 神话故事会】
3)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请发挥想象,向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故事须包含环境、肖像、动作等要素。不少于60字。)
12.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给“寒食节”下定义。
寒食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节日。
古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述的就是寒食节的风景。
寒食节的时间是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烧死。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他死的这一天生火煮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邺中记·附录》中有关于人们过寒食节不生烟火、只吃醴酪等冷食的记载。
寒食节虽不像端午节那样有名,但我国北方仍有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场面。
阅读《迢迢牵牛星》,完成下面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3.全诗多处运用了叠词,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为例做简要分析。(3分)
14.《天上的街市》中写到“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本诗中也写到“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两首诗中均强调天河的“浅”,其用意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解。(4分)
寒食①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②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这天禁止燃火,只能吃冷食,故称寒食。②杜陵:位于京师故园西安南郊杜陵塬上。
15.这首诗的体裁是___押的韵是___
16.本诗前两句描写了等景物,渲染了的氛围
17.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杜陵寒食草青青”一句的妙处。
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8.题目中的“十五夜”告诉我们本诗写的是节夜晚的情景。
19.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字的妙处。
20.请发挥一下想像,描述一下“中庭地白树栖鸦”所描绘的画面。)
女织。王开岭。
古人的生活图景,一语概之:女织男耕。“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田夫蚕妾、牛郎织女,乃最典型的人生单元,亦是最完美的衣食组合与温饱设计,堪称天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华夏先民的栖息史,五千年的村野炊烟,就这么飘飘袅袅,在“锄禾日当午”的挥汗和“唧唧复唧唧”的织声中,走到了二十世纪。
突然,它像滴空了水的漏钟一样,停了。这个朴素的生活方程、貌似永恒的家务公式,逻辑解散了,使命结束了。城市,彻底步入男不耕女不织的“大脱产”时代;乡村,耕虽依旧,织却消匿。
这是技术飞跃和社会分工之果,无可非议。
我想说说“女织”,从人生美学的角度。对“女织”的蒸发,我略感惋惜。我指的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她,我看重的是“织”的情感内容和性别审美。
当一位女性在为恋人、丈夫、孩子织一件毛衣、围巾或袜子时,她用手指和棒针、用密密麻麻的经纬和几个月聚精会神——所完成的仅仅是一个物吗?当然不,这更像一场无声的抒情。她用温婉和柔韧,用细腻和漫长,用遐想和劳累,实现了一桩女性独有的心愿。
每一针、每一环、都是一记笔画、一个字眼,她把所有的心思都织了进去,融入这件最贴身的东西里去了。
我记得年少时,中国女人的怀里都有一团毛线,须臾不离,像抱着婴儿。即便在我青春时,这个情景仍随处可见。那是个用手工抒情的时代。
她们是美丽聪慧的女人,多情而勤奋的女人,懂得“织”的元素和成分,懂得“亲手”的含义,懂得用“繁琐”“辛苦”构造一件贴身之物意味着什么。她们享受这个过程,感动别人,也感动自己。一梭一缕一寸痴,丝丝编就阳春意。
织的背后,你总隐约看到那个字:情。无论春染梢头的豆蔻、贤妻良母的人妇,还是离愁黯景的痴妾、发婚姻牢骚的怨女,手中都有一情感道具:
飞梭、织机或绣针。“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调梭辍寒夜,鸣机罢秋日。良人在万里,谁与共成匹。”而在《孔雀东南飞》中,有一段自白: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个普通少女的成长简历和才艺档案。蚕、织、裁、缝、绣——乃天下女子的技能必修课。
即便家境再优,凤娇名媛,顶多免去蚕纺之苦,纤绣之灵则不可少。
部编版 五四学制 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版 五四学制 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 十六年前的回忆 1 根据注音用规范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古城南京,穿越历史的沧桑,于千回百转中,体味一场 g n 古未有的仪式。13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 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如果说纪念,是因为那不能忘却的回忆,那么公祭...
部编版 五四学制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重点字词汇总
部编版 五四学制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重点字词汇总。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学校岳向明 133 一 重点字词。宇 y 航 h n 遨 o 游 y u 遥 y o 望 w n 晶 j n 莹 y n 纹 w n 痕 h n 裹 u 摇 y o 篮 l n 和 h 蔼 i 群 q n 星 x n 璀 cu 璨 c...
部编版 五四学制 2019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 一 积累与运用。28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可得兼 ji n 死亦我所恶弗得则死 f b.免冠徒跣 xi n 以头抢地 qi ng 休祲降于天 j n c.德隆望尊 z n 俟其欣悦 s负箧曳屣 x d.足肤皲裂 j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