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杠杆的研究》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8-07 12:13:28 阅读 9375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杠杆的研究》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杠杆的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杠杆尺的**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2、明确支点离重点越近,杠杆越省力;反之费力。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省力和费力的杠杆。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明确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

教师:演示ppt、长铁棒、体操棒、木块、老虎钳、火钳、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按四人组配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回顾杠杆三要素。

1、趣味游戏——撬“重物”,让学生实际体会杠杆的作用。

2、利用演示ppt,复习杠杆构成的三要素:支点、重点、力点。

3、提出本课研究主题,板书课题。

二)、主题**:利用杠杆尺,了解其省力和费力的科学原理。

1.通过实物并结合演示ppt,认识杠杆尺的构造及其原理。

2.布置研究任务1:**使杠杆尺平衡的钩码挂法,并做好记录。

3.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始约10分钟的独立**活动。

4.第一次汇报:展示力点钩码数大于重点钩码数和力点钩码数小于重点钩码数的两张记录表,比较其钩码数量的多少,明确后者比较省力。

5.布置研究任务2:将省力的记录表挑选出来,用笔画出重点到支点、力点到支点的线段。

6.第二次汇报:展示三张省力的记录表,比较所画的`线段,思考其共同特点。

7.结论一: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比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近,杠杆就省力。

8.第三次汇报:展示二张费力的记录表,用笔画出重点到支点、力点到支点的线段,比较所画的线段,思考其共同特点。

9.结论二: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比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远,杠杆就费力。

三)、实践深化: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1.趣味游戏——“以弱胜强”,通过对支点位置的控制,强化学生对上述结论的理解。

2.实践体验——用老虎钳钳断铁丝,利用ppt**分析其省力原理。

3.演示分析——“小小秤砣压千斤”,利用ppt**分析其省力原理。

4.实践体验——用火钳钳起铁块,利用ppt**分析其费力原理。

5.小结:杠杆工具的省力或费力,与其用途有密切关系。

四)、延伸课外:调查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

课外小调查:

生活中还有哪些省力和费力的杠杆类工具?请记在**中。

省力。费力。

六年级科学上册杠杆的研究教案教科版

杠杆的研究。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 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情感 态度 价值观 能利用杠杆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的作用。教学难点 了解杠...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杠杆的科学 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想。科学课程标准 提出了 科学学习要以 为核心 的科学教育理念。因此,小学科学课堂应以 为基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他们理解 认识 探索 发现,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本课的教学设计由生活入手,巧设疑问,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尽早进入...

六年级科学上册 教案1 2杠杆的研究

教案。检印 课题。1 2杠杆的研究。编号20170602 课时。1第1节。安排。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两部分内容 认识杠杆 研究杠杆的秘密。授课时间8月23日。教学目标 教。1 在杠杆尺的 活动中,发展记录 分析 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学。2 明确支点离重点越近,杠杆越省力 反之费力。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