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 《生命奏鸣曲》教案

发布 2020-07-29 22:50:28 阅读 6445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生命奏鸣曲》

教案。一、教材解读。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在说明过程中,作者也较多地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使说明清楚准确,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全文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生动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人体器官的声音与健康的关系。二、学情分析。

说明文在小语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作为一种常用文体,在高年段的各册教材中均有出现。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说明文的步骤方法,即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体会说明的方法,进而提高表达能力。本课结构清晰,语言特点鲜明,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理清思路入手,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的内容及方法,完成教学的重点,并通过**性学习,深入体会并学习文章的语言特点,以突破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能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而掌握人体机能。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第1页。2体会学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3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努力释放生命的光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板题生命奏鸣曲(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指名读文,正音,并引导感知课文内容及说明方法。3学生默读思考。

4引导交流,指导明确以下内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这些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生命奏鸣曲”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本文在说明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晰: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写活着的人各个内脏器官都要发出声音,汇成一支“生命奏鸣曲”。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说明组成“生命奏鸣曲”的乐章。这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说明心脏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2页。第二层自然段)说明肺脏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噶。第三层自然段)说明胃肠道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三部分(7自然段)说明人体各种音响组成的“生命奏鸣曲”成为人的生命的重要标志。(三)**交流。

1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2引导交流,抓住有关词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并朗读重点部分。如:

作者把心脏比喻成“勤劳的鼓手”,因为它以每分钟60—100次的节律发出声音,把肺脏比喻成“管乐队”,因为“肺里有树枝一样分*的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毛细血管”等。这样,通过比喻把人体有关知识形象地介绍给读者,清楚明白而又准确生动,充满趣味性。又如,作者对于不同情况下心脏声音的说明:

正常状态下,发出“同、特、同、特”的声音,当心脏受到损伤时,它就急剧地跳动,鼓声就从“同、特”变成了“同、特—特”,说明清楚准确,又生动形象,把心脏跳动的有关知识介绍给读者。3知识拓展。

你还知道人体的哪些声音?能根据自己的了解,说出怎样从声音的变化判断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吗?

从咳嗽声、打喷嚏的声音、以及嘶哑的嗓音可判断一个人。

第3页。正患感冒、支气管炎、或者咽炎;从人发出的打呵欠的声音可判断一个人疲劳或困倦的程度等。)(四)全文小结。

从内容到说明方法作简要概括(五)仿写练习。

结合本文总分总的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定内容、主题进行仿写。五、资源介绍1、生命的基本功能2、生命的本质。

第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试卷

2010年秋学期六年级语文 北师大版 期中试卷。卷首语 亲爱的同学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学期,你们已经在语文这块土地上耕耘两个月了,现在正是你们收获累累硕果的时候,希望你们认真审题,认真答卷。祝你们取得好的成绩!一 日积月累 56分 我会读,我会写 12 g ng di n qu n su ku...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起跑线 教学设计。指教 冉秋蓉。一 教学目标 1 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2 通过起跑线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体会探索创新的乐趣,养成乐于探索的习惯。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 下 期末检测卷 二

期末检测卷 二 一 填空 题每空2分,共19分 1分,其余每题。折。2 第31届夏季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于2016年8月21日闭。幕,总共进行了 天。3 一根方木,截去。3,还剩。7 mm,这根方木长7。4 足球有x个,排球比足球的3倍还多5个。足球和排球一共有。个。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