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我们已经欣赏了朱自清笔下春的欣欣向荣,勃勃生机,感受到了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的温晴,今天只要你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走进山林,走进山涧跟李汉荣到山中访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板书(山中访友)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一遍。
、解决生字词,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作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
3、那我们现在就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进山中,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能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4、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 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练习说话。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
5、请同学再次用心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6、交流讨论。首先拜访了古桥,接着树林、鸟儿、清凉的山泉、溪流、瀑布、白云、……其实这些就是(景物)板书。
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
作者明明就是山中观景?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老师现在这打一个问号,学完文章后我们共同来讨论)
三、拜访古桥。
1、文中说“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作者眼里,桥仅仅是桥吗?作者会对这位朋友说些什么呢?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1)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2)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3)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4)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感受作者对老桥的赞美、敬佩和感激。
5)作者有这么多的情在里面,才从老桥联想到了老朋友,正因为有情,他的文字才这么动情,读来才这么入情。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作者对树林又是怎样的感情?什么样的人可以相互成为知己?请把文中这句话认真读读,哪些文字触动了你的心,让你感觉到。
作者和他们确实是知己。大声读“走进这片树林……望着我。”对这样的知己,作者会和它们说些什么呢?
(学生说)
1、这么多的知己话,课文说出来了吗?没有说出来,都在那轻轻的呼唤中,都在那默默的眼神里,都在那深情的凝望中,再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走进这片树林……望着我。”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拟人化,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和树木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找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2、“我靠在一棵树上……流淌。”此时此刻,作者也变成了山中的树、鸟……他们已经融为一体了。老桥是他的朋友,树林是他的知己。请大家读。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五、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3)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生读。
4)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六、学习。六、七自然段。
、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用心在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七、默读下一自然段。
1、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2、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反问,突出了老柏树慈祥地为我挡雨,给我恩泽。)
3、有感情的朗读。
八、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发现。(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应等。)
2、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并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学生畅谈看法,师再小结:作者访问的朋友是自然界的景物,不是人类。文中运用拟人手法,想像丰富,构思新奇。
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板书设计】山中访友(拟人)
山中观景(景物)
热爱自然(情感)
六年级语文山中访友教案
5 体会写法。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 听写词语,复习引入 1 听写词语。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2 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
七年级语文山中访友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也该回家了。于是,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1.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 作用 3.文中加点的 恩泽 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4....
七年级语文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李汉荣。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想象 联想 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在本文的作用。阅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领略和欣赏作品展现的自然美。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的情感。课文提示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则是由甲事物的触发,自然想起乙事物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