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七单元复习

发布 2020-07-24 11:04:28 阅读 8580

班级姓名学号。

《论语》八则: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

3)松柏之后凋也4)吾尝终日不食。

5)人不知而不愠6)是知也。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8)终夜不寝。

2.孔子,名字是时期家家、

家,是学派创始人。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阐述了的学习态度,孔子的**子路有不懂装懂的毛病,所以孔子这样教导他。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境界。

由高到低,其中是学习的最高层次,它建立在和的基础上。

5.翻译下列句子。

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天时不如地利:

1.孟子,名时期的思想家。本文选自。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预防一方的。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句话运用了手**证了“得道”的重要性。

5.文中用“攻而不胜”和“委而去之”的例子有力的证明了和的观点。

6.孟子用。

来概括有利于战争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并强调了“

的重要性。7.解释下列加点字。

1)地利不如人和。

2)七里之郭。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5)委而去之。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8)以天下之所顺。

9)攻亲戚之所畔。

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1)环而攻之。

8.翻译下列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吕氏春秋》两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其子岂遽善游哉2)亦必悖矣。

3)遽契其舟。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见人放引婴儿投之江中。

2)其子岂遽善游哉。

3)以此任物。

4)亦必悖矣。

5)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6)遽契其舟。

7)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本文选自又名由时期的国人。

组织门客编撰。

4.第一则故事中,要把婴儿投入江中的人十分可笑,为什么?(原文回答)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举例。

5.第二则“刻舟求剑”中的是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放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2)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我剑指所从坠。”

4)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复习

一 默写。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渠为。绝绝知躬。大林寺桃花。关于读书的名言 抄写一遍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二 按课文填空。1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 有学问 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也是问 常...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学案

人与动物专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理读。学习目标 1 知道一点常识 2 识记一批雅词 3 品味一些美句。4 重温一个精段 5 学习一种妙思 6 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知道一点常识。1 老人与海鸥 题材作者。主题 2 跑进家来的松鼠 作者国别译者题材 主题 3 最后一头战象 作者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一 单元内容我了解。1 莫泊桑是 世纪 国的 作家,人们称他是他的代表作有他的老师是代表作有本文主要写莫泊桑 次拜师的经过,透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名 的老师。莫泊桑是一个的学生。2 理想的风筝 一文通过回忆刘老师三件事,歌颂了刘老师。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3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