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
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社会。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学习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课时数:27课时
设计教师:吴桂玲。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一、课程目标
总目标: 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分目标: 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向上进的生活态度。
2、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3、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4、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表扬和批评,初步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
5、正确认识和积极对待失败和挫折,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总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6、能分清是非,知道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7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8、学习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课程内容根据《小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北师大教育出版社的《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其课程内容包括: 4个单元。每单元分为”三个部分,共72页,教学内容分别: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提示语:
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
作用相对灵活。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
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教学进度如下:
三、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1情景感染法,2表演法3调查访问法4活动法5、故事激趣法6社会实践法、“反省”教学法 1、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有了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理观点,谈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在相互**的同时,达到共事,有理论上落实于行动上。 2、在教学语言上,力求凝练简洁,启发学生去读、思、说、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形式,提倡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通过教师指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3、注意及时反馈,围绕课后练习题进行判断辨析,强化导行,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4、要重视课后实践活动,教师要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力求活动精心设计,讲求实效。
(二)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体验,动眼观察思考,动口表达议论,动耳感知体会,动脑思维创新,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三)课外拓展练习: 利用调查标识所指示的内容,拓展学习内容和资源。
即使是获得了很丰富的地域素材,也不能抛弃书本内容,因为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书本选择的**更具有象征性和典型意义。
四、课程评价
评价的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标准的实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程的评价重在过程、重在发展。
评价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综合评价。在高年级采用适当的纸笔测评方式,也是必要的。
例如: 采用纸笔方式评价时,注意不要单纯考查知识点,不需要学生原封不动的记忆教科书,而应该注重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如:
第73页“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就不适宜出选择、填充等再认式的题型,而比较适合情景式或再现式的题型。
方法与措施: 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调动学生的热情,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强调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你我同行第1周至第3周。
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第4周至第6周
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第7周至第12周
第四单元再见,我的小学生活第13周至第15周。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课程纲要 王显峰。翁旗乌丹实验小学王显峰。课程名称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学习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课时数 22课时。设计教师 王显峰。适用年级 小学六年级。一 背景。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设计时间 2016.2 设计者 赵金松。授课时间 第一单元 12课时。第二单元 12课时。第三单元 12课时。第四单元 12课时。共 48课时。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 爱 家人的爱 社会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授课时间 第一单元 12课时。第二单元 12课时。第三单元 12课时。第四单元 12课时。共 48课时。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 爱 家人的爱 社会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体会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积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