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圆柱的侧面积》教学反思

发布 2020-07-11 14:33:28 阅读 8654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圆柱的侧面积》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圆柱的侧面积》教学反思。

1、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

数学**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的有效方法。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就创设了“可比克”情景,要求商标纸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如何求一个曲面的面积导入新课。

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愿望。再有就是练习的设计,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生活中求圆柱侧面积的问题(如,压路机前轮压过的路面的面积大小;油漆圆柱状的柱子需要多少油漆……)

2、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创建“生活课堂”,就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本节课的第二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情形,在实践中推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同时,情感上得到满足。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创建“生活课堂”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平台,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个性得以发展。

3、重视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当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后,先后设计了已知底面周长和1

高求侧面积、已知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及已知半径和高求侧面积的梯度练习,使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在巩固阶段,我又设计了判断、填表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处处从生活入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1.课前的导入,可以不用教具,用和学生一样的“可比克”,和学生更加贴近。

2.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柱的关系时,可让学生充分思考,在这里我让学生很明显可以感受到教师的暗示,让他们要注意研究的方向。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要有长远的培养计划。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和圆柱的侧面积

1 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形的实物,认识圆柱的底面 侧面和高。然后通过观察 触摸了解圆柱的特征。2 教学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教材没有直接指出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及展开后长方形的长 宽与圆柱的关系,而是让学生猜想 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然后引导学生剪开圆柱形罐头盒的商标纸,使学生发现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圆柱的认识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总第4课时课题1 圆柱的认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 想象 操作 思考 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圆锥

强调 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 寻求发现 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 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 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