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0页例1及练习题二十二1-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寻找“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理解数学的归纳法。
2.掌握高斯求和公式:(首项+尾项)×项数÷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得出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推理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观察事物规律的品质,增强其逻辑思维。
重点:学会找规律,会利用规律填数字。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难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扩展学生思维。
突破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练习巩固来突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
高斯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二、新知呈现。
高斯求和公式:
和=(首项+尾项)×项数÷2
分析:将故事中“高斯求和”问题中的加数依次排列为:
首项为1,尾项为100,项数为100
因此:1+2+3+4+5+..99+100
三、小试牛刀。
练习11、找出下面数据中的首项、尾项、项数。
首项为。尾项为。
项数为。你能利用公式“和=(首项+尾项)×项数÷2”来计算1+3+5+7+9+11的和吗?
解:和=(首项+尾项)×项数÷2
三、巩固练习。
练习21、找出下面数据中的首项、尾项、项数。
首项为。尾项为:__
项数为。求:1+4+7+10+13+16=
解:1+4+7+10+13+16
五、合作交流。
展示**)三个点:1+2=3
四个点:1+2+3=6
五个点:1+2+3+4=10
六个点:1+2+3+4+5=15
n个点:1+2+3+4+5+..n-1)=?
六、课堂练习。
1、利用高斯求和公式解下列题目:
求2+4+6+8+10+12=
解:和=(2+12)×6÷2
求1+4+7+10+13+16=
解:和=(1+16)×6÷2
解:和=(1+25)×6÷2
小结。发现规律:
1+2+3+..n-1)=
相邻的加数之间相差是多少?从这些加法算式中,你能发现共同点吗?
高斯求和公式:
和=(首项+尾项)×项数÷2
适用条件:等差的多个数相加。
七、作业布置。
1.找规律,填数。(课本p103第一题)
2. 摆一摆,找规律。(课本p103第二题)
3.观察图形规律,问第五个图形中小棒的根数是多少?
课件展示图形)
选做题1)你能写出第n个图形中小棒的根数吗?
选做题2)当有34根小棒,能拼出几个这样的相等的小正方形呢?
八、板书设计。数学思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学设计
数学思考。舜耕小学翁银珠。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列表 分析 归纳,掌握解决 几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 这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化繁为简 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让...
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案
数学思考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六下教材p91例5。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探索 观察 归纳,解决 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 的问题。2.渗透 化难为易 以退为进 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3.进一步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勤于实践 勇于探索的科学素...
六年级下册 《数学思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数学思考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0页例1 教学目标 1 理解点与点之间连线段的内在规律,掌握正确计算线段数的方法。2 通过观察 分析 归纳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