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讲学稿17弯弯的月亮

发布 2020-07-09 02:44:28 阅读 9595

六年级科学讲学稿。

课题:17《弯弯的月亮》 课型:新授执笔人:

审核人:六年级科学备课组讲学时间: 第13周。

教师寄语: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重点及重点:

教学重点:知道月相形成的原因,掌握月相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月相成因。

教学目标:1、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理解其成因。

2、能正确演示月相的形成过程,并能动手制作月相卡片。

3、善于观察,愿意动手,乐于合作与交流。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一、 谜语导入。

1、“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 这是什么?

2、《明月几时有》,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写到月亮的诗歌?

二、 **过程:

一)活动一:**月相的变化情况。

1、回忆: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把它画下来。

2、展示:请你把画的**贴到黑板上。大家欣赏。

3、交流:通过欣赏,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从地球上看,月球有时圆,有时缺。人们把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二)活动二:**月相形成的原因。

1、继续欣赏月相**,思考: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3、我们知道月球和地球一样,本身不会发光,猜想一下:明亮的月光是怎么回事?

4、我们所见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5、展示太阳、地球、月亮位置图,从地球上看,不同位置的月球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讨论。6、月相是怎能样形成的?

7、小结: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见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由于月球是个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到月球的一部分。这样,在地球上看,处在不同位置的月亮就会呈现不同的样子。这就形成了月相。

三)自由活动:做月相卡片。

1、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自己长时间的观察记录,思考:在一个月中,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2、班级交流。

3、月相的规律。

三、拓展活动: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农历初一月亮是看不见的吗?为什么。

十五、十六的月亮是圆的呢?这些日子中月亮、地球、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怎样呢?请你仔细阅读课后的资料卡,研究一下日食和月食现象吧!

达标练习。1.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___才发亮。

2.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围绕___转。

月相变化是在月球的( )中形成的。

a.自转 b.公转。

3.月相变化是( )

a.没有周期性 b.周期性的 c.有季节性 d.没有季节性。

4.我们看到的“月亮”是月球( )着太阳的一面。

a.朝向 b.背向。

5.农历十五的傍晚,月亮总是出现在( )农历初三四的傍晚,月亮总是出现在( )

a.西方 b.东方 c.中天。

6.在一个月内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看到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 )在每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是( )移动的。

a.自东向西 b.逐日东移 c.自西向东 d.逐日西移。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7《弯弯的月亮》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7 弯弯的月亮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弯弯的月亮 一课是以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观察 交流 总结为主要内容的 课。学生对月亮都不陌生,他们都见过月亮,也知道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这是什么原因,他们就不了解了,本课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亲自观察月亮的运动模式,认识月相形成的原因,揭...

六年级科学上册《17弯弯的月亮》教案青岛版

17弯弯的月亮 教案。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从月相变化的记录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2 了解更多有关月球的知识。二 过程与方法。1 能坚持记录月相的变化。2 通过实验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3 会收集并整理资料。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亲自观察月相变化,体会自然的奥秘。2 经历常时间坚持地...

六年级科学上册《17弯弯的月亮》教案1青岛版

17弯弯的月亮 教案。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月球与地球的关系。2 知道月相的变化的原因。二 过程与方法。1 连续一个月对月相变化进行观察,把数据记录下来分析。2 根据实验能用实验原理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3 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月球的知识。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