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漂浮的山》教案

发布 2020-05-31 20:58:28 阅读 4059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漂浮的山》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

2、了解文中写了“山”的哪几方面。并学习“山”的身高和外形两部分;

3、通过学习“山”的特点,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写了“山”的哪几方面,掌握“山”的身高和外形。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板书“山”字,请学生帮忙读这个字,并说说自己看到的山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特殊的山,相机板书完整课题:漂浮的山。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课文。①、认识文中生字词;

、弄清漂浮的山指的是什么。

第1页。2、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漂浮的山指的是什么?(冰山)②、出示生字上卡片,要求学生读、记尼诞逛区。

、教师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记住“诞”“逛”二字诞——延逛——狂④、听写生字词。

尼姑、诞生、逛一逛、地区⑤、订正。

三、再读课文,了解冰山的特点。

、教师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冰山的哪几方面?

、引导学生汇报情况,根据回答相机板书:身高:外形:漂浮:数量多:

第2页。、学习第三自然段(身高部分)

、自由读这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并告诉学生:134m1~2倍90m6倍。

这样用数字说明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学习句子: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身高,因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a、反复读句子,你知道了什么;b、指名回答;

c、引导从“身高”、“身体”、“脑袋”这三个词明白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③、齐读这段话,读出冰山在身高上的特点。4、学习第四自然段(外形部分)

、自由读,说说从这段中你又知道了什么?②、汇报情况根据汇报板书:南:个儿较大、平顶北:个儿较小、尖顶。

、引导学生从南极的冰山和北极的冰山不同的对比中,了。

第3页。解比较的说明方法。④、齐读第四段。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安排下节课学习要点: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冰山的身高和外形两方面的特点,下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山”的漂浮,了解一些关于冰山、冰川的知识,大家先去收集一下好吗?

第4页。

西师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漂浮的山》说课稿

重基础训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现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在教学中抓住了 随波逐流 和 藏 字,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语言环境,感情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和作者用词的准确,并让学生透过文字去深刻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在这样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解词和运用。重语言感悟。淡化对说明方法的讲...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漂浮的山》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的生字,借助字典 词典和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词。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学过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批读。3 了解冰山的特点,培养关注自然 探索自然奥秘的情感。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山的特点。教学难点。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读。教学准...

《漂浮》四年级上美术教案

漂浮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漂浮。教学内容与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探索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应会 结合绘画 粘贴 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将艺术创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