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准备:完成预习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
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
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庐山的云雾(齐读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1)同桌根据预习单交流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2)展示预习单上学生对难写生字的书写,并由该学生指出书写的难点、关键点,大家共享学习收获,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书写点评。
(3)描红生字,再次识记正确规范书写。
2.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1)出示词语。
变幻无常腾云驾雾千姿百态云遮雾罩笼罩弥漫。
瞬息万变一泻千里四蹄生风流连忘返缠绕遮挡。
2)指名读词语,注意纠正读音,再齐读。
3)同桌交流词语的理解,集体讨论学困词语。
3.检查课文正确、流利朗读情况。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读书、听书的学习姿势,告诉学生:仔细听,优点跟着学,读错的随时帮助纠正。教师针对难点适时加以指导、强化。
三)把握主要内容,感知庐山的云雾的变化无常。
自由的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
(1)总写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4)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些什么?
3.导读 庐山的景色那里有有有有 ,那更给它。
先总体概括了作者对庐山的感受。
4.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5.此时此刻,仿佛你已经升上了云端,驾起了云雾,在天上行走,进入了仙境。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寻找“腾云驾雾”的感觉。
6.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学法引导,品味庐山的云雾的“千奇百态”。
1. 出示**:请看,这就是庐山云雾的倩影!
看着这些美妙的云雾**,你是不是和作者有了同样的感受了呢?是啊,庐山的云雾这么多样子,可真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千姿百态)(这里可以考虑适当补充一些词语)
2.请看这里(放映**),谁想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来描绘他看到的景象的呢?请看!(出示第二自然段)
3. 请你和小伙伴一起轻轻地美美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从哪些具体方面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呢?
请在你的书本上将它们用曲线画出来。你找到了吗?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4. 请你再默默地读读这些语句,在这些语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想想,为什么你这样喜欢它?
(4-5个同学)(这些句子都用了比喻的方法,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这样动人的语句,都快把大家的心都带到庐山去了!)
5. 可是老师有个地方不明白了,同样是云雾,作者为什么一会儿把它比作帽子,一会儿比作玉带,一会儿是大海,一会儿又成了天幕了呢?(作者根据云雾所处 “山头、半山、山谷、山峰与山峰之间”四个不同位置的云雾展开了想象)
6. 云雾这么多的样子,难怪作者要用千姿百态来形容它了!你想把这么美妙的语句读好吗?自己先练读一下,待会儿老师请你来表现一下。
7. 谁想来表现一下的?(个别读,请学生适当评价。2-3个同学)真好,真美!还有哪些同学也想来读一读的?想读的同学一起来!
8.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些千姿百态的云雾,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云雾,待会儿老师请你把你看到的情景画下来!
(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9. 想象到了吗?请缓缓地张开你的眼睛,谁想来画画笼罩在山头的云雾?
还有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弥漫在山谷中的云雾,遮挡住山峰的云雾(指名画),其他的小朋友请在下面画在你们的语文本上好吗?
10.小结:作者为了说明庐山云雾的特点,先总写“云雾千姿百态”而后再根据所处的“山头、半山、山谷、山峰与山峰之间”四个不同位置的云雾展开了想象,我们称这种构段方式为“总---分”关系。
11.讨论学法:
出示: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清总分关系—感受云雾景象—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六)自主合作,走进庐山的云雾的“瞬息万变”。
1.除了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还给怎样的感觉呢?现在老师带领大家去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另一个风貌——瞬息万变(板书)。
2.出示第三自然段。
1)你从这个词语觉得了庐山的云雾怎样?(庐山的云雾一会儿时间就千变万化,一会儿一个样,“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刚刚还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瞬间就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赞美了庐山的云雾变化之快)。
2)除了瞬息万变,你还从哪些词语或是语句中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变化之快呢?(课件相应有表示:刚刚,转眼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谁能将这些词语读好的?
读好了词语,你能试着将这段文字读好吗?赶紧先自己试试看!(生练读)谁想来读?
(2-3个同学)我们一起来!
3.云雾变化得是这样的快,你能想象一下,它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吗?(**相应的**或是影片)你可以先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老师也想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呢!
4.请看:我们再来看这个自然段,边看边思考,这个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与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呢?你能说得具体些吗?
5.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秀丽的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你们还愿意离开吗?是啊,真舍不得离去,真令人—— 流连忘返” ,出示第四自然段)
1)理解“流连忘返”的意思,并用“流连忘返”说一句话。
2)走到这,谁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的,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七)回归整体,再悟“庐山的云雾”的神秘。
1.积累拓展。
出示关于庐山的古诗: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 《题西林壁》
(3)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2.课堂小练笔
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令人心旷神怡。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样有充满了诗意的地方,仿照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的写法,试着将你喜欢一处美景写一写。
七、板书设计。
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总→分。教学反思:
庐山的云雾》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文章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景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在教学本课时,我紧紧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这一中心,抓住文中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通过边读边思,体会。
二、三自然段是运用怎样的方法写出庐山云雾的奇丽的。
一)以读为本,培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集中对庐山的云雾的神韵作了精彩的描写,是一篇很适合用来训练朗读的材料。
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课件的展示,那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雾,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我还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男女生赛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借助想象,理解感悟。
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多**的**,使学生在头脑里初步把文字描写变为具体的图像。然后再引导抓住重点句和重点词去进行深一步的理解。第一自然段,抓住“变幻无常”“神秘”“腾云驾雾”“飘飘悠悠”等词语。
其中游览山上漫步山道的感觉,要引导学生意会。第。
二、三自然段,抓住段首的重点句子引领对下文的学习,并抓住比喻句,让学生借助想象,把不同的比喻描述转化为头脑中的具体图像。通过这样的**结合,并展开想象,把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遥远空间拉近,理解起全文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义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课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三 教学目标 1 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之内。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自主预习复习 认真完成作业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
苏教版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 11赶海
11 赶海。一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认读两条绿线内生字 结合语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束手就擒 武将 俘虏 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规范抄写课后生词。2 能正确 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理清文章脉络,继续练习 要素概括法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 扣 趣 品文,通过朗读 比较 练写...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 习作三
习作3 我的发现。一 教学目标。1.开展 晒晒我的新发现 活动,走入大自然留心观察,把新奇有趣的发现记入小组循环观察日记,逐步养成留心观察,记录观察日记的好习惯。2.借助例文,学习小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具体 生动地写下来的。尝试把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在观察中展开合理想象,把自己感觉新奇有趣的地方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