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发布 2020-11-14 09:24:28 阅读 2846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作者:[淄博教研室]王红梅发布时间:2010-4-13 点击:18

一.教材解读:

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

一篇习作和练习3

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

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

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在练习3的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中的小诗《时间》所称赞的人物品质与前面这几篇课文能够建立相似块。

如果我们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它们。

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

这一单元主题为"名人故事"

二.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学会本单元54个生字。

会写3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明确本单元的人物故事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是重点写的。

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4. 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

走进人物内心。

感悟人物品质。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复述故事《菩萨兵》、《大作家的小老师》

背诵积累《塞下曲》、《少年王勃》的。

三、四自然段。

6.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

教会孩子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

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7、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8、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9、口语交际:教会学生与人商量。

10、明白自己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写下自己头脑中保存下来的精彩发现。

把"我的发现"写得有意思。

三、教学提示:

菩萨兵》这一课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心句――最后一句作为课文研究的主题。

重点抓住朱总司令的三句话反复研读。

通过理解"吃尽""乌云""糊涂""怨不得""尽心尽力""种好"这些词语来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从而理解题目为何叫"菩萨"兵的这一难点。

关于复述故事。

我们可以适当提示学生复述的方法。

比如可以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前后来复述。

李广射虎》这一课引导学生在文本的。

三、四重点段反复阅读品味。

抓住描绘李广射虎动作的词语。

让学生体会描写的传神和生动;抓住李广随从感叹的情景。

感受李广技艺高超产生的影响。

从而达到对李广神勇无比这一难点的突破;

少年王勃》课文的第。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

以第四自然段中的关键词"文思泉涌、笔走如飞"为突破口。

由此带动全文。

使文本的人物、中心都通过这一突破得到圆满的解决。

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在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谈谈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这些词的理解。

在一遍遍朗读、一次次体会的基础上。

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是水到渠成。

让学生通过这些词语感受少年王勃的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才智过人。

练习的处理:第4题。

理解诗句的意思。

训练时。可以先让学生顺着诗句的顺序。

说说字面的意思;再根据课文的第3节的内容。

自己说说;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找出不同来。

也可以再提高要求。

引导学生欣赏诗句的对仗。

大作家的小老师》上课前让学生质疑。

会有学生问"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以这个问题为文章的切入点。

其中萧伯纳和小姑娘的对话最能凸现两人的性格特点。

是课文的重点。

指导萧伯纳及小女孩说话时的语气。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下。

让学生感悟到。

萧伯纳是为了带给小姑娘惊喜。

为全文理解萧伯纳是个谦虚自律的人打下基础。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学着萧伯纳的口吻"以及模拟萧伯纳说话的句式体会这位小姑娘的天真、纯朴、可爱。

再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不觉为之一震"让学生说说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从而体会他的严于律己。

在这样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做一回萧伯纳和小女孩。

分角色试着读一读课文。

最后再回归到上课前同学疑问: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练习学生的说话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3、关于练习:第4题。

比较两句话的语气。

这两句话。都是要别人做什么。

这样的句子。

叫祈使句。祈使句。

有两种语气。

一种是命令(第1句)

另一种是请求(第2句)

使用的对象是不同的。

效果也会不一样。

可以在学生正确朗读的基础上。

作适当的提示。

习作3先让学生默读例文。

然后讨论:小作者发现了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

生活中自己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重点指导学生使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以及使用打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

把自己的发现写得有趣。

练习3处处留心练习的重点是指导理解"荡漾"

上册教材**现了"漾"这个字。

要求联系上下文确定这个字的意思。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感受汉语语言的丰富内涵。

有助于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词语。

教学"读读背背"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少年王勃》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时。我们不要孤立地去解释词语的意思。

可以说出其中一个成语的意思。

学生根据意思说出是哪个成语即可。

口语交际教学时。

应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并说说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

如何和别人商量。

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练习的重点。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阅读

一 一 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两个好朋友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有一只熊向着他们走来。一个人连忙逃跑,爬到树上躲起来。另一个来不急跑,只好躲在地上装死。熊走到他身边,用鼻子嗅 xi ch u 他的脸。这时候,他屏 p ng b ng 住呼吸。熊以为他是个死人,就走开了。等熊走近了那个朋友从树上...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

三 教学目标定位。一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 怎样看问题 善于思考 有所发现和创造 怎样想问题 的能力。二 自主识字,指导写好字。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预习单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寓言两则第一课时。预习单。班级姓名。1 学习目标。1 我能学会本课6个生字以及一些新词,会认会认识 则 揠 焦 疲 五个二类字。2 我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寓意。2 学习过程。设问导读。一 理解题意。猜一猜,揠 是什么意思?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二 初读课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