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内阅读 2

发布 2020-05-23 00:25:28 阅读 7356

《匆匆》的练习:

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家。代表作有《》、***曾称赞他的(),说他:一身(),宁可(),不领()。

二)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想:表达了作者对()的感慨和对()的无奈。

跨越百年的美丽》阅读片断。

一)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他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玛丽?

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变成一条条(),她变成了科学史上()。1、“卓”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2、按课文内容填空。

3、“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4、“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中“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而玛丽?居里发现人生的意义是。5、请把这段话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画上横线,并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6、居里夫人在科学事业上贡献了一生,她美丽健康的容貌隐退,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你觉得这样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穷人》的阅读片断:

一)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1、写出反义词。

(4分)

寒冷()喧闹()2、这个片断节选自课文《》,作者是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4分)

3、用“~~划出描写小屋“温暖而舒适”的句子。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的什么品质?(4分)

为人民服务》阅读片断:

一)人总是要死,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2分)2、解释句子中带点的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4分)固:或:

3、怎样的死是重于泰山的,怎样的死是轻于鸿毛的?举出具体例子来说明。(4分)

北京的春节》阅读片断:

一)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的,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请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3分)

chǔ()pù()zhēng()chù()pū()zhèng()

2、这段文字的作者是,原名,字。小学阶段,我们还学习过他的几篇文章,如等。他的**代表作有、。

(3分)3、说明灯的数量的词语是;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2分)4、请用“”划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1分)5、请给第2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分)

6、这个选段主要写:(2分)

7、你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为什么?(2分)

课内阅读2三年级语文下

二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1.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横线。豆荚 ji ji高粱 li ng liang 脸庞 li n ni ...

三年级1 2单元课内阅读

一 语段阅读。替云给云写,愿变成绵绵春雨 替树给树写,愿连成无边的森林。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 紧紧 我 为什么要替云给云写信,愿变成绵绵春雨呢?别人 可能指的是哪些人呢?从 贴得紧紧 紧紧 一句中的 贴 可以体会到。这里连用了两个 紧紧 说明。二 语段阅读。你...

课内阅读三年级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走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在这位小伙子身上了。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1 给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