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河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发布 2020-05-15 14:02:28 阅读 4517

中高考试卷对初、高中教学具有权威性指导作用,试题内涵所指的方向就是老师今后教学的重点。每一位老师对此都有清醒的认识,没有谁敢掉以轻心。这里,我对2012河北中考语文试卷作一个分析,以期给同行们一个启示。

不敢保证分析到位,仅作参考吧。

今年语文试卷的结构仍然分为三部分:基础知识(24分)、阅读理解(46分)、作文(50分),共24个小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只有那些平时细致、扎实、知识面宽的学生才可以从容地面对,获得理想的分数。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第一题是根据拼音写汉字。

此题跟2010一年样为2分,而且是在“田”字格里书写。答案不难,一般都能写对:“谦让是和谐的花朵,微笑的温馨的语言”,重要的是“田字格”告诉我们的信息:

写字要规矩,书写要规范,书写潦草是对汉语的不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基本要求”远远没有落实到位,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识字写字的要求和指导,以致造成汉字书写错别字较多、字体不够规范的情况出现,不注意书写的老师和同学大有人在。16个字都不太难写,但只要有一点不规矩也要减掉一分。

“朵”字的钩不要上调,“花”字的钩要上挑,“笑”字的下面是“夭”而不是“天”,“言”字的最上面一横最长。这些地方,正是不少学生平时所不大注意的。

第二题是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共6分。6个填空涉及4篇诗文,答案分别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衔远山”、“横无际涯”。要想得到这6分,需要把《新课标》要求的16篇文言文和34首诗词熟练背诵并且准确默写,这里说的“准确”,是对原文百分百的尊重,一点也不能错,具体要求:

不错一字、不多一字、不少一字、不颠倒一字。同时,还必须像对待第一小题那样书写规范,任何的一点小错都会丢掉1分。

第三题是考察成语的运用。试题给出了四句话,每一句话的成语下面都加上了着重号,让指出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3分。这个题目不错,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低在这个题目上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

很明显,是“c”项运用不当,“门庭若市”出自《战国策·齐策一》:“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意思是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这个成语用在蔬菜批发市场显然不合适,因为那里本来就是一个热闹的市场,可换成“熙熙攘攘”。汉语是非常精妙的,“门庭若市”、“熙熙攘攘”虽然都指人多,但前者针对门口和庭院,后者针对街市。答出此题需要多读书,并对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的词语细细品味,久而久之,语文素养就提高了。

第四题的排序,3分。它考察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看看五句话的先后顺序还是比较明显的,“(1)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2)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3)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4)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5)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选项是“b”。需要注意的是,第(5)句话,先说前者是错误的,再说后者是正确的,那么,必然地把(3)排在(4)的前面。此题要求大家细心,读懂几句话的意思,再按照正确的逻辑顺序排列。

第五题涉及名著阅读,3分。

有些难度的是第(2)小题,要求考生结合原著内容,说出保尔对神父如此愤恨的原因。如果你没有很好地阅读原著,不清楚与之相关的具体情节,当然就不知道如何作答。此小题的答案是:

神父对他态度蛮横,经常体罚侮辱他,因往神父的面包团里撒烟末而被他从学校开除。

初中生必读的十部名著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繁星·春水》《朝花夕拾》《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名人传》《童年》。实际上读这十部还远远不够,我主张在初中阶段至少要读50部。

大量的课外阅读要比做大量的卷子重要得多,只做题不读书,不会的题目到时候还是不会。作为一名初中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在现在的体制下,为了得到这宝贵的3分,你必须认真地阅读这十部名著,要弄清楚它们的作者、主人公、具体情节、思想内容等。

今年的第六题(7分)让人耳目一新。

题干来自于生活,生活里包含着语文,命题人用心良苦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错误不少,在大街上走一走,只要用心,你就会发现。“体质改革”、“品位健康人生”、“帐号”,很显然,应为“体制改革”、“品味健康人生”、“账号”。

这里考察的是考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马虎大意要吃亏,细细甄别是正路。

第(2)小题要求考生编一条短信,更是贴近现代生活。一则卖药的店铺名出现了大笑话,“糖尿病”可不能“专卖”呀?“糖尿病”多少钱一斤啊?这就是答案。

最具语文含量的是第(3)小题。对联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句式整齐,意蕴丰富,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欣赏价值。拟写对联是初中生的一个难点,它不但要求词性对仗,而且讲究平仄。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最后一课是《杜甫诗三首》,“研讨与练习”中有一组仿写对偶句的练习,题干只是告诉学生“‘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要求学生写对联。如果老师不加以重视,这2分恐怕就得丢了。好在它不像高考试卷上的对联那么难,“规规矩矩写字”,可对“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作文”,如果对“明明白白说话”,那平仄就不对了,上联的“字”是仄声,下联对平声才好,“话”是仄声,当然不合适了。

欣赏和**汉语精华,领略汉语美妙,掌握汉语规律,是炎黄子孙之光荣使命。(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诗词和文言文阅读。

第一大题是诗词阅读,计6分,包括三个小题,要求考生对杜甫的一首诗(节选)进行理解。去年4分,今年6分,分值的加大说明了命题人对诗词的重视。当然,它也告诉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对诗词(34首)的内容加强理解,包括背诵、默写、作背景、主旨、思想情感和对一首诗的每一句作用的理解领悟。

第7小题的答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分还比较容易,但第8小题就有难度了,考生要对杜甫的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了解才行。公元760年,经亲友的帮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他面对现实,感怀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凄苦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愁苦悲惨的心境,同时为下面的内容作了铺垫。要理解到这个程度,不对此诗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做不到的。

对“雨脚如麻未断绝”一句进行赏析,倒是有规律可循。一般说来,如果有修辞那就首先指出来,再看具体内容写了什么。“雨脚如麻”显然使用了比喻,“麻”是一种具有韧性的纤维,既细又长绵延不断,把雨比作“麻”,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的特点。

这个意思相信不少考生是可以写出来的。

对于重点诗词,不能只求熟练背过和准确默写,那只是第一步,还要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少丢分进而不丢分。

第二大题是文言文阅读,包括5个小题,共14分。与去年一样,所选的内容一个是课内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另一个选自课外《颜氏家训·勉学篇八》,原文是“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

”两段文字在内容是有相同之处,即使是课外一段,考生结合注释也可以大致读懂。设计的题目有加标点、实词注释、翻译和对内容的理解。

第10小题是断句。文言断句是判断是否理解文意的好方法,如果能准确地断开原句,那也就说明对内容有了基本的理解。“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这一段文字不太复杂,只以逗号断开即可。它告诉我们,学习文言文要注重理解,而且,要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第11题考查对古典词语的掌握。这是每年的必考内容,所不同的是今年考查了一个虚词“以”。那么,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们就不能把注意力仅仅局限在实词上,对虚词也要有所关注了。

“负箧曳屐”的“曳”字是“拖(拖着)”的意思,“以中有足乐者”的“以”解释为“因为”,“乃时吞纸以实腹”中的“时”字当“时常(常常、经常)”解,“卒成学士”中的“卒”是“终于(最终)”的意思。

课本当中的每一篇文言文下面都有若干个注解,这些注解是理解文言文的一把把钥匙,它们解释具有权威性,考试题目的答案就是基本以这些注解为依据。从赋分上来说,它与翻译处于同等地位。学习古文绝不可以对此掉以轻心。

第12小题是翻译,4分。这是每年文言文考试的保留题型。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语出严复《天演论》)。

这是翻译古文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是翻译追求的目标。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求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意译,即比较通顺地用现代汉语表达出古文的意思。不建议学生对参考资料上的译文死记硬背,正确的做法是不参考其他辅导资料,依据注释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原文,之后再与资料上的译文对照,仔细斟酌,修改欠妥之处。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可译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致、大体)就是这样”。“嗜学,家贫无资。”译为“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

第13小题问“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使用原文回答)”,2分。选文一共61个字,译成现代汉语是:“义阳的朱詹,世居江陵,后来到了建业。

他非常勤学,家中贫穷无钱,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生火煮饭,就经常吞食废纸充饥。天冷没有被盖,就抱着狗睡觉。狗也非常饥饿,就跑到外面去偷东西吃,朱詹大声呼唤也不见它归家,哀声惊动邻里。

尽管这样,他还是没有荒废学业,终于成为学士。”读懂了这个意思,就不难判断朱詹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了。(1)“(乃时)吞纸以实腹”,(2)“抱犬而卧”。

这两点都是常人所不为,朱詹这样做了,那就是他异于常人之处。吃透原文,逻辑推理,一般不难找出答案。

第14小题,问“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也是历来都有的必考题目,有时是问主旨,有时是问情感,今年的比较阅读更为精巧。甲段文字大家都还比较熟悉,老师在课堂上早就分析过了。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写的是宋濂贫寒的家境和求学的艰辛。从乙段文字看,朱詹同样家境贫寒求学艰辛,那答案自然就有了: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的家境贫寒和求学的艰辛。

需要指出的是,甲段文字的最后有“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总结,“勤”指的是选文省去的那一段,选文内容只扣“艰”字,如果答成“写他们求学的勤奋和艰辛”,那就会被减分。

2019河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详解

2011年河北省中考已经顺利结束。今年的河北中考语文试卷,严格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 和 河北省2011年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 的要求,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发展要求和语文学习规律,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理解和运用能力 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稳中...

2019河北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河北省2018中考英语试卷分析。2018年河北中考英语试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新理念,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 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开展 试题综合评析。试题注重基础,考点涵盖 考试说明 中要求的初中阶段所需掌握的...

河北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一 整体特点。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 试卷结构。三 试题分析。一 听力。1 试题特点。选材贴近学生生活,以口语材料为主,突出交际功能。考查学生获取信息 推理判断和正确应答的能力。2 常考话题。日常活动 学校生活 个人情况 祝愿和祝贺 计划与愿望 约会 问路 天气 兴趣与爱好 饮食及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