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练习3语文与生活》教案

发布 2020-05-08 13:17:28 阅读 5934

单位:温江寺中心校作者姓名:罗莉。

教材理解】书法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学习书法可以陶冶情操,磨练人的意志。同时写字又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练习3 语文与生活》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书法在我国的悠久历史、书法的作用及学书法需要持之以恒的道理。为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热情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设计理念】因为语文的外延是整个生活,只有让语文走进生活,才会使语文课堂富有生机和活力。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活动为主。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供平等的师生对话平台,让学生从故事中、生活中有所感悟,有所理解,提高认识。

从而用自己的认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中情感得到提高,素质得到培养。

学情简介】这个小故事简短明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学生对我国书法悠久的历史以及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了解并不是很多,所以在课前和我校信息技术教师联系,尝试把语文课与信息技术课整合起来。于是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书法赏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为本堂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在我国的悠久历史。

2、感悟书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学书法需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3、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读懂故事,从故事中领悟到,学习书法并非一朝一夕的功。

夫,需要持之以恒。

难点:通过讨论明白练字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读中悟,联系实际生活。

教学准备】1、小黑板。

2、学生查找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初步感知小故事。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师:想听老师讲故事吗?

激情朗读《练习3 语文与生活》中的小故事。

2.听完故事后你们知道这讲的是有关谁的什么故事?

是关于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和一位青年学习书法的故事;

书法家何绍基教导**学书法的故事。……

二、组织活动,领会感悟。

一)、读悟活动。

1.自由读,扫除文章中的障碍。

师:你们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边读边解决文章中的“拦路虎”。(生自由朗读,查字典理解文章中的生字生词)

师:谁想给大家表演读这个故事?大家听完后并点评点评。

2.读短文,回答问题。(小黑板出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故事。

2).思考问题:

这位青年“悟”出了什么?

青年“学了一年就认为学的很好了”与老师聚集了那么多“磨穿了的砚台”。两相对比,这位青年与老师的差距在哪儿?

3.启发想象,感悟。

师:想象,当时这位青年心里是怎没想的呢?

师: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师小结:是呀,学习书法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持之以恒。

二)、讨论活动。

1. 师:同学们,如今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电脑十分普及,你觉得有没有必要下功夫练字呢?

师:好,同学们都非常大胆的说出了观点。现在请同学们开展一个现场辩论会,来辩论辩论有没有必要练字。

2.老师觉得自己没有必要练书法,你们觉得对吗?如果老师的想法不对,请你们用充分的理由来说服老师。

3.是的,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应该坚持不懈的练习书法。因为书法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更重要的是书法可以陶冶情操,磨练人的意志。同时,写字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三)、展示活动。

1.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你们知道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给大家介绍介绍。

2.想知道我们班的小小书法家吗?现在我们就来评一评。分三组,每组评出一名,参加全班的展评活动。

3.活动小结:看来我们班也不缺乏小小解说员和小小书法家,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班就会飞出金凤凰。

三、激情朗读,感强升华。

让我们激情饱满的再一次朗读小故事。

四、全课小结。

1.内容小结。

2.学习方法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制作学习卡片。

介绍著名的书法家或谈自己的收获)

2.小练笔。

写一篇毛笔字,为我们下一次展示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语文与生活。

传统文化。书法陶冶情操

(练) 磨练意志。

持之以恒。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在总结如下:

一、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打好学习的“奠基石”。

对山村学生来说,视野狭窄、信息闭塞,对拓宽知识面非常不利。所以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我和我校信息技术教师商量,尝试把语文课与信息技术课整合起来。

于是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书法赏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的训练了学生查阅资料,应用资料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使学生对书法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为学习本课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无形中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以活动为载体,训练学生多种能力。

1.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有效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增强朗读能力。在本节课中,首先采用教师激情朗读故事,用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朗读欲望,然后再让学生去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读的开心,读的有效。

2.以读促悟,加强学生感悟能力。

语文教学的特点就是以读为主。教学中就要抓住读的环节。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不但要方式多样,还要关注学生的朗读习惯。只有读的充分,才会感悟的深。

3.加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语文不光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表达的环境。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个 “说服老师”的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师生对话平台。

其次,要鼓励学生,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成就感。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创设了一个 “辩论”环节,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理由充分,都给予肯定。于是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就开始了,在活动中学生说的兴高采烈,很自然的克服害怕张嘴的胆怯心理。

在此基础上,我又及时地加上一两句精辟的点评,有效指导学生的表达。这节课上,我还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设计“优秀辩论组”奖项。正反方为了本组的胜利,在辩论时配合默契,合作意识非常强。

4.开展展评活动,加强学生书写能力。

书写训练是一个比较枯燥的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加强展评活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表现的性格。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又加入“展示”活动,让学生尽量的表现自己。

每位学生为了成为一名“小小书法家”,写得是那样的认真,尤其是后进生更想得到大家的肯定。这个展示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重要的是进一步关注了后进生。

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只要教师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

1.语言要美。

甜美动听的语言,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调节课堂的气氛。优美的肢体语言可以冲击学生的感官。同时正确、流利的表达,也能为学生做好了示范作用。

2.要有较强的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只有读懂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合理的应用教材。

而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多变的个体,经常会面对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才能控制课堂,引导学生向目标迈进。

授完这一课,我得到了一个启示:语文教学要做到“粗细结合”“粗”即是整体把握教材,思路清晰明了;“细”即理解、感悟得细致入微,丝丝入扣。更要让语文贴近生活,让语文课堂富有生机和活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练习5“语文与生活”教学设计

贵池区实验小学杨胜萍。一 教学目标 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把意思具体地表达出来,把句子写通顺,把一段话写具体。二 教学重难点 把句子 一段话写通顺 写具体,并且写得生动。二教学流程。1 谈话导入 2 课件出示 广阔无边的大海 1 小芳在习作中写到。课件出示文字 大海很大很大。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得怎...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教案

练习3 教案。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 语文与生活 写好钢笔字 诵读与感悟 口语交际 学写毛笔字 五个部分的内容。语文与生活 安排了 红灯记 的唱词,这段唱词表现了李玉和 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六句与戏曲有关的谚语,都是一个主题,即掌握戏曲艺术,必须从小苦练功夫,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卓有成效...

五年级语文周末练习 3

五年 班姓名家长签名。1 拼音写字我最棒。hu hu n j ju c nku f ng i w m i su y t o zu j m p i t i ch ng p o 二 多音字注音并组词。铺剥嚼。三 我会辨字组词。橙 窘 狡 蓑 媪 澄 窖 绞 哀 温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