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三至六单元教案

发布 2020-04-08 21:00:28 阅读 8375

第三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 2——6的加法。

(备课人:晏婴小学李东梅)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2——6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 提出问题。

1、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

1) 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3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来。

2)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5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 认识加号。

4) 理解算法。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5+3”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三、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象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五、走进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六、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七、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 7——10的加法。

(备课人:晏婴小学李东梅)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的信息窗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学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数学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7——10的加法。

教学难点: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合作**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出示野餐全景图。

师:花果山里热闹极了,小朋友也来这里野餐,和小猴们成了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我看见图上左边树上有5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3只小猴;左边树上有5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二、提出问题。

师:根据我们找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一共需要几根火腿肠?

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共有几个同学?

一共有几朵花?

一共有几个书包?

三、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要求每人一根火腿肠,需要几根?该怎样想?

1、学生独立思考,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有必要,教师引导学生把算有多少根火腿肠转化成算有多少个同学就知道需要几根火腿肠。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 3+4=7 4+3=7

4、观察,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准确叙述,只要说清楚意思就行)

5、巩固练习。

6、你还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刚才提出的问题,独立解决。

四、走进生活。

你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五、教学随笔。

内容:三单元信息窗3

课题:认识减法课型新授备课人:金茵小学陈爱华。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减法。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材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加法及认识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学重点:会5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 **法。

教学准备: 水帘洞挂图、学具盒。

前置性作业:

你能写出一个减法算式吗?请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在花果山看到我们喜欢的小猴子,还进行了一次快乐的野餐,今天,我们再到孙悟空的水连洞参观,好吗?

出示水帘洞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都从图上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刚才洞口有8只猴子,现在有3只了,有几只钻进洞里去了?

猴子从树上摘下2个桃子吃,现在树上有7个桃子,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树上原来有9个桃子,猴子从树上摘下2个桃子吃,树上还剩多少个桃子?

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加法的,也会有减法的,加法问题随时解决,减法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2、独立思考,探索问题。

以学生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为例,如:还剩几个香蕉?。

你能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小组合作,**问题。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好吗?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师: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想法说全班同学听吗?

教师适时总结:从7里面去掉4,用减法计算。7个香蕉,给小猴子吃掉4个,还剩几个?就可以列减法算式: 7 – 4 = 3(个)

2)认识减号。教师演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最后学生容易看到去掉的和剩下的部分,而原来的数不容易看到,因此写减法算式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是从哪个数里去掉的,就要把这个数写在减号的前面。

三、巩固发展,应用问题。

1、学生自己其他的减法问题,并把想法说给其他同学听。

2、把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装进问题口袋。

内容:三单元信息窗4:

课题:10以内数的减法课型:新授备课人:金茵小学陈爱华。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0的减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5以内数的减法基础上学习的。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关于零的减法。

教学方法: **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前置性作业:

写一个减法算式,根据算式口头编一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交流前置性作业。

二、出示课本主题图。

教师讲故事,一只调皮的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后让学生观察图。

二、发现问题。

出示信息窗4,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内容。

1、编一个小故事给同学们听。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讨论:为什么这只小猴子最后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呢?不管干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3、根据故事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三、**问题。

1、小猴子摘了几个桃子?

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列出算式。

2、篮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可以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算式给予提示:3 - 个。

四、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其他问题。如:岸上还有几只青蛙?花儿上还有几只蝴蝶?

2、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在问题口袋中。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5

备课人: 稷下小学王云。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页、42页。

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连加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难点: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前置小研究: 想一想,算一算 4+2+1=?

我的方法:我的提醒:

教学过程:一、讨论交流前置小研究。

1、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研究,并对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整和重组。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借助学具摆一摆,先摆4根,再摆2根就得到6根,最后再摆上1根就得到7根。

2)口算:4和2组成6,6又与1组成7.

3、在交流过程中师进行点拨提升:(1)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教师在适当时机总结:把三个数加在一起的算式,叫做连加。并板书:连加。

2)计算方法:先算4+2=6,再计算6+1=7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出示第41页信息窗5挂图)

1、师:一些小朋友**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不仅吸引小朋友的目光,还引起小青蛙,小鱼的注意,我们也看一下好吗?

2、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3、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小河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河岸上还剩下多少只青蛙?

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4、独立思考, 探索问题。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好极了!那么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该怎样列式?

5、小组合作,**问题。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小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

4、组间交流,解决问题。

1)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说相应的算式。

一年级备课一至三单元

我上学了。主备人 朱文敬。教学目标 1 新生大体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受教师的温暖 同学的友爱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2 依据画面提示,进行尊敬老师 遵守纪律 团结友爱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4 教育学生热爱学校 喜欢上学 喜欢老师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至三单元教案

精品资料欢迎 第二单元比一比单元教学要求 1 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2 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 高矮和大小 轻重的含义,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3 养学生初步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获得长短 高矮 大小和轻重比较活动的体验。单元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比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至三单元教案

精品资料欢迎 二 比一比教学目标 1 观察生活实际,联系生活经验,初步建立比较意识,学会比较方法。2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养成初步的推理和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初步学会比较的方法,能自主感知数学同生活的联系。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比长短 高矮课时目标 1 联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