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p93-94)。
二、教学准备。
统计图、多**课件、彩色贴纸。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针对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一定合作交流学习的基础及本课教学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策略选择。
这节统计活动课主要是通过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做好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融为一体。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语:小朋友们,这个学期我们开展了作业评比得五角星的活动,大家一定都得到了许多五角星吧!有四个小朋友也得到了很多五角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设计作业评比情景图,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
课件显示五角星图:
作业评比。小红:★★
小明:★★小华:★★
小雪:★★学生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共同**,学习新知。
在学生注意观察后,教师设问:我们要知道他们每人得了几颗五角星,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刚才数出他们每人得到几颗五角星的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统计。(板书:统计)
师:大家想把每个人得五角星的颗数统计下来吗?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一位好帮手。
出示条形统计图并说明:图中四根条形柱分别表示得五角星的颗数。统计时有几颗,就在条形柱上涂几个小方格。
学生合作涂色,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师:小朋友们,请大家仔细看图,你能从图中知道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主要是比多比少的问题)
学生看图交流后,再全班汇报。
师:我们学会了看统计图,就能知道统计出来的情况,还可以从中**其它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刚才的统计图中,我们知道了最多的同学是得8颗五角星,最少的得了5颗,如果小亮也来参加评比,你估计他最有可能得到几颗?为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自由发挥。
通过数数、涂涂、看看、说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收集整理数据,从中真切体验统计的的操作过程与统计魅力,也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根据统计的情况确定一般性的范围(0至9颗),这一设计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允许学生有多种不同的答案。
三)实际操作,灵活运用。
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你们想用什么颜色的彩纸装扮教室呀?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四种颜色的彩纸,让学生选择。
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想法,可是老师还是不知道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是多少,谁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
学生分小组互议交流统计自己小组喜欢颜色的情况。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统计方法。
根据学生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板演,比比哪种方法更容易统计出数据。
学生将小组记录情况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分组统计的结果,全班一起完成有关全班同学喜欢颜色的统计图。
师: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如果明天老师要去买彩纸,你有什么建议?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这一活动过程,主要是设想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对统计有一个初步的全面认识;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四)联系生活,应用实践。
这节课我们通过亲身体验得出数据,再整理制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的分析使问题得到解决,实际上统计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你们知道自己家里人和邻居都喜欢什么颜色吗?请你们课外进行调查,统计一下他们最喜欢的颜色。
将数学课上的统计与生活中的统计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统计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片断实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四个人得五角星的条形统计图后。
师:从这张统计图上,你看出了什么?
生:小红得五角星最多,小明最少。
生:小红得了8颗,小明得了5颗,小华得了7颗,小雪得了6颗。
师:还看出什么?谁会说说不同的问题。
生:小红和小明的五角星合起来是13颗。
生:小华和小雪的五角星合起来也是13颗。
生:他们四个人一共得了26颗。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都是合起来是几颗,谁还会说出不同的问题?
生:小红比小明多得3颗。
生:小明比小华少得2颗。
生:小红给小雪1颗,他们两人的五角星就一样多。
师:大家想想,如果小亮也来参加评比,你估计他最有可能得到几颗五角星?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范围0至9个)。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小亮可能得到五角星的颗数和理由,真了不起!
师:从这张统计图中,可以得到那么多的结论,它的作用可真大!
六、教学反思。
通过情境的创设,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围绕四个人得五角星的多少颗学生生活实际问题为题材,让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把统计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教学开放,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探索解决问题是本节课尝试的又一个策略运用。本课对同学喜欢哪种颜色彩纸的调查,只提供有关材料,放手让学生自已去了解、交流、设计,以知识为载体,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以同桌、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互动,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潜能,致力于问题的解决,从而形成各种策略,再让学生自主评价每种策略的优点和缺点,教师以鼓励为主并作一一肯定,最后通过选择最优化的方法,确定最佳方案。教学的开放,转换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民主协作的氛围中学用知识,达到教学的创新。
一年级数学教案《统计》教学设计 1
一 创设情境 注 如果学校条件不允许可换成在规定时间内拍球或踢毽子比赛 师取一个盒子,晃动几下。问 大家从听见的声音中,猜一猜盒子里会是什么东西?生 是皮球。生 是乒乓球吧。师 我们就拿出来看看。生齐说 乒乓球。师 盒子里只有黄 白两种颜色的乒乓球。我们做个摸球游戏,请4个小朋友上来,每人摸5次,看...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教学设计。1 认识简单的统计图,知道统计的对象,会看简单的统计图。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知道统计的对象,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教学难点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课前准备 每组一个...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教学设计
教育资料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统计教学设计。1 认识简单的统计图,知道统计的对象,会看简单的统计图。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知道统计的对象,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教学难点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课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