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作业

发布 2020-04-01 09:53:28 阅读 5233

《木兰诗》作业。

一、双基积累。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木兰当户织().2)旦辞爷娘去().3)愿为市鞍马().4)万里赴戎机().5)赏赐百千强().6)安能辨我是雄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译文: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译文: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4.按要求默写课文。

1)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诗句是2)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英姿的诗句是:

3)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5)运用比喻讴歌赞颂木兰谨慎、机敏的诗句是:

5.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

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

答:6.课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策勋十二转()(2)当户理红妆().8.第①段画线句意在表达什么?答:

9.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木兰歌【唐】韦元甫。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

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欲闻所戚戚戚戚2)有子复尚少少3)朔风裂人肤朔4)易却纨绮裳易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译文:

2)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译文:

12.诗中画线句已演变成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

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内容相对应的一句诗是:__

13.说说你对“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中“喜”“悲”的理解。

答:14.同为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与《木兰诗》相比,本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答:

参***】1.答案:(1)对着(2)早晨(3)买(4)战争(5)有余(6)怎能2.答案:(1)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2)给木兰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3)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女儿。3.答案:(1)对偶(2)夸张(3)反问(4)排比、互文4.答案: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答案:写征途,渲染悲凉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

6.答案: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7.答案:(1)记功(2)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8.【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的含意。从战争的时间和牺牲的人数来看,体现出战争的持久与激烈。

答案:体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的激烈悲壮。

9.【解析】

此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从准确用词(“霍霍”一词的表达效果)和句中蕴含的情感两方面进行赏析。

答案:“霍霍”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

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10.答案:(1)悲伤的样子(2)年少,年纪小(3)北方(4)更换。

11.答案:(1)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2)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

12.答案:厉兵秣马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13.【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结合木兰十年征战荣归故里时父母的心情来理解。

答案:“喜”是因为木兰在沙场征战十年后,终于回到父母身边,父母见到木兰,十分高兴;“悲”是喜极的悲,久别重逢,父母的喜将过去的思念、担忧之悲,全融化了。

14.【解析】

本题考查对结尾抒情方式的理解能力。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答案:《木兰诗》的结尾以兔作喻,委婉含蓄地对木兰进行讴歌和赞美;《木兰歌》结尾直抒胸臆,以议论语句直接表达对木兰的评价和赞美。

附【译文】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

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

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老父本来就有病,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勉强照顾自己呢?

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穿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注:

干将是古剑,此处借用为宝剑。)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阗的酋长。

将士们得胜荣归,返回故乡。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为了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黄。

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女子的容貌。亲戚们举着酒杯来祝贺木兰的父母,(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前都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

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终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木兰的旧部士兵)惊慌地不敢上前,他们徒自叹着气而已。

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木兰千古的英名**能够泯灭!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8木兰诗学案

8 木兰诗。课时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能有感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妙用及民歌语言的质朴生动,学到叙事有详有略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讨论理解木兰形象。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木兰忠 孝 勇 爱国情感。学法指导 1 学习本文要反复朗读。朗读时要求准确 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木兰诗

木兰诗学案。学习目标。一 反复诵读,体会本文排比 对偶 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二 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三 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 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预读。一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木兰诗 又叫,选自朝编的 乐府诗集 这是朝时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木兰诗

木兰诗学案。学习目标。一 反复诵读,体会本文排比 对偶 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二 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三 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 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预读。一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木兰诗 又叫,选自朝编的 乐府诗集 这是朝时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