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黄山云海》导学案设计

发布 2020-03-29 09:29:28 阅读 6113

小学六年级语文《黄山云海》导学案设计。

课题学科时间。

黄山云海。语文。

课型主备人。

阅读。年级执教人。

六年。学习目标学习。

1.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黄山云海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的情感。

2.用摘抄的方法积累,内化课文中的好词佳句。3.认识6个生字和多音字“攒”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黄山云海神奇和作者的感受。

重点学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黄山云海神奇和作者的感受。

难点预习。多**课件。

准备。学习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黄山以其风景奇丽名闻世界,素有“黄山归。

情境导来不看山”、“看过黄。

山,天下无山”的说法。

入确立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对黄山有哪些奇松、怪石、云海、温。

了解?泉并称“黄山四绝”。

目标我们曾领略过黄山奇。

石,今天让我们走进读。

书屋,一起感受《黄山。

云海》的美。

预习质疑自主**。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2、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3、自由读文,读通读顺句子。并为课文分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合作交流体验快乐。

组内互测读文情况。读后汇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

朗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了黄山云雾的神奇和壮美?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

全班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指名朗读。同时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

精读点拨深化理解。

达标测评总结提升。

1)多少次,从画卷中看到那苍劲盘曲的黄山松;多少次,从相册中看到那姿态万千的黄山石。

2)我诧异,诧异这“金鸡”的神秘;我惊喜,惊喜看到了黄山的又一绝——云海。

同学们将自己喜。

欢的词句和老师分享。

3)它时而如风平浪静的湖水,时而像波涛。

了,老师也想把自己喜。

诡谲的大海,时而轻如丝绢,时而气冲霄汉……

欢的句子和大家分享。

4)我为在光明顶见到它的婀娜多姿而赞不绝口,为在天都峰见到它的直铺深谷而惊叹不已,我更为日出时那滔滔的云海所震撼。

今天,我们通过作者的神来之笔,欣赏到了这样神奇、壮观的黄山云海的美丽景象,那。

有人说,到过黄山不看山。这是为什么呢?么同学们一定想将你。

摘抄本上摘抄本课中你认为好的好词佳们心中对这美丽的景句,积累下来色的喜爱之情,介绍给。

别人听,希望你们也能把作者带给我们的这份震撼传递给更多的人在。

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黄山云海。神秘莫测。

诡谲奇丽赞美云海千姿百态赞美黄山云海之奇。

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21 奇异的琥珀导学案。22 表里的生物 导学案。23 自然之道 导学案。学习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 旅游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导学案设计

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和圆柱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以及本节教材的内容特点,本节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1.重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知识的系统性和新旧知识的连贯性,新知总是在旧知的某一连接点上生长起来。因此,要求教师深入研究...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导学案设计 教育

圆柱的认识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引入对圆柱的认识,通过对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长方形间的关系进行 掌握圆柱的特征。1.让学生经历 形象 表象 抽象 的过程。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的直观图形能为学生提供理解的起点,表象的建立则有助于他们更快地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向抽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