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科技制作教案设计

发布 2020-03-28 19:03:28 阅读 1986

六年级科技制作活动上册教案。

主备人:王小娇。

1.风力发动机模型

活动目的:绿色的田野上,风车滴溜溜地转个不停,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快去寻找废旧材料做一个风力发动机模型,研究它是怎样工作的。

活动准备:细铁丝、吸管、饮料瓶、塑料杯、纸杯、胶、剪刀、小刀、锥子、钳子。

活动方法:一、用锥子在纸杯底部中心钻一个小孔,杯壁剪成8等份,折成叶片超同一个方向倾斜的风叶轮。

二、将细铁丝做转轴固定在风叶轮上。

三、在饮料瓶上钻眼,装上吸管,精风叶轮转轴套上一个塑料挡片。

四、在瓶中装上沙子或小石头,保持瓶身稳定。

活动提示:1、用风力发电挥舞彩带。将铁丝轴末端弯折,系上一根彩带,彩带会随着叶轮飞舞。

2、做一个带传动装置的风力发动机。

3、想想,风力发动机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能利用本课学习的方法,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使用作品。

活动评价:

1、我的发送机做成了,我的创新设计是:

2、要使风力发动机转动快,我的办法是:

板书: 1.风力发动机模型。

风叶轮塑料挡片

保持瓶身稳定。

课后反思;2、光导水柱。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光导水柱的科学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什么叫导光水柱。

教具:易拉罐。饮料瓶。吸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

一般情况下光是直线传播的,光在水里是怎样传播的呢?今天我们做个光导水柱研究研究。

二、准备好。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

易拉罐。饮料瓶。吸管等。

三、动手做。

1、在易拉罐的下部挖一个硬币大小的孔,粘上一块透明粘胶带。

2、在孔的正对面挖一个小孔,插一节吸管,周围用橡皮泥封实。

3、往盛水罐中注入清水,放在水槽中。

4、手电筒光直射在孔a上,松开夹子,手电筒光怎么了?

四、活动升华。

将吸管换成长长的软管,是什么效果?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景象?

五、活动评价。

小组里演示、自评。

六、板书:2、光导水柱。

易拉罐。饮料瓶。吸管。

课后反思:3、小孔成像机。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个小孔成像机。

2、使用自制小孔成像机**小孔成像规律。

3、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4、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

5、激发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个小孔成像机,并使用自制小孔成像机**小孔成像规律。

三、教学难点。

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玩过照相机吗?

你们知道照相机成像是根据什么原理吗?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个小孔成像机好吗?

板书课题小孔成像机。

二)活动实施。

1、开书p6

自学小孔成像机制作方法。

2、自学反馈。

通过自学,你们明确了制作小孔成像机的步骤吗?

请学生归纳。

3、明确制作步聚。

a做镜头。瓶盖钻孔蒙半透明塑料膜。

b做机身。挖小孔 、去掉 、盒内用墨水涂黑。

c组装完成。

用瓶盖拧紧固定镜头。

4、学生动手制作。

5、师巡视,强调注意安全,可以互相协作。

6、制作完成,进行作品评比。

a 制作完成,进行作品评比。

b 集体推荐优秀作品(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c 师表杨制作中的闪光点鼓励创新之处。

7、**成像规律。

a**目标一:通过小孔成的什么样的像?

请同学们用自制相机观察亮的物体(如窗户、灯)

分组汇报,成像有机何特点?

师生共同归纳小孔成像规律:

通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师用小孔成像演示仪演示。

b **目标二:小孔的大小与成像质量有关吗?

你们的相机成像都清楚吗?、

学生再次进行实验,组内讨论。

汇报实验结果。

小孔的大小与成像的质量有关。

太大或太小成像都不清晰。

8、开书p13,填写实验结果。

9、活动小结。

a 在这次活动中你们有收获吗?有什么收获?

b 师表扬同学们动手实践,并主动**的科学态度。并号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勤实践!

三)活动延伸。

你们明白了小孔成像规律,能把这个规律加以发挥,做出其它形式的小孔成像机的吗?(如书上反射式小孔成像机)

五、板书:

3、小孔成像机。

做镜头做机身组装。

课后反思:4、改正液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在整个活动中,通过交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体现教师的指导者、支持者。

2、通过实验,知道改正液有毒。

3、在汇报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性学习。

二、活动准备:水、涂改液,小瓶子,实验对象。

三、活动时间:1课时。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

五、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使用改正液的时候,尽管适用的是标有“环保型”的涂改液,但还总能闻到一股刺鼻的特殊气味,有时涂改液用多后,还会感到头晕、恶心,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我们**下去。改正液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具,因其具有方便修正的功能而备受小学生青睐,然而修正液的含毒成分却鲜为人知,其危害性不可小觑。尽管对改正液危害的报道,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小学生对它爱不释手。

教高的改正液使用率和学生们对相关常识的漠视实在令人担忧。在此,我们郑重提醒小学生慎用改正液,莫让改正液“涂改”健康。 (二)、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法:按书p8的实验方案具体试验,并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得出结论,了解正正液的危害性。

三)、研究过程

1、调查采访发现修正液的害处,少人知晓。

2、搜查资料发现小小改正液,易出大问题近些日子,我十分留意搜集有关修正液危害性的资料,通过网络资源搜索获悉:小小改正液,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小学生必须慎用。

3、指导学生实验研究验证改正液是否含毒:

小组讨论,研究方案,汇报方案

四)结论:改正液是一种化学合成物,我们小学生做作业时若需要涂改,可使用改正纸,以减少或避免改正液对身体的伤害。改正液的危害性不可小觑,我们根就没有理由继续盲目使用改正液了!

五)建议:

1、改正液是一种新型的文具,它会对我们的身体造危害,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强制性的学生用品安全标准,确保小学生安全使用文具。

2、学生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要及送医院就诊,防患于未然。

3、我们要注意自我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不良学习方式,告别改正液,防止依赖心理的产生。

六)、活动拓展:科技发展了,还有哪些用品有新的问题。说一说。

六、板书:4、改正液的研究。

小小改正液,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小学生必须慎用。

课后反思:5、蚯蚓监测土壤污染。

学习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案例,体会案例中的过程与方法的科学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深入认识科学**的各个重要环节。

教学重难点重点:

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案例,体会案例中的过程与方法的科学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难点:深入认识科学**的各个重要环节。

评价任务能够总结出对蚯蚓的**过程。

教学准备小科学家记录本、教学课件等。

教材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生谈话,教师向学生介绍弗罗蕾斯女士和她的《对蚯蚓的**》一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教材,了解“对蚯蚓的**”的一般过程。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2.学生在自读教材的基础上思考教材中的问题,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

3.学生代表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进行解答。师生共同评议小结。

三、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对蚯蚓的**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板书设计 5、蚯蚓监测土壤污染。

对蚯蚓的**对土壤的观察。

教学反思 6、动脑筋“变一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将**,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

教学难点:割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范例,**,裁剪后的**若干。

学生:自己的**,**,美工刀、直尺,垫板,胶水,图画纸,卡纸、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1.出现范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张相同**,一张经过处理产生变形,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变化的美感;也可通过课件演示,产生变化动感,效果更加理想。

2.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 利用教科书中的“技法点击”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3.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

引导指出制作要点、难点。板书:制作要点——分割:直线组合:直线等距

4.提出问题:还有其它的分割、组合的方法吗?

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

5.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边小结边出示范例,对学生的设想,及时的展示,是一种激励,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将被激发。

制作要点:分割:直线、曲线…… 组合:直线等距,直线不等距、曲线排列……

二、发展阶段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

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

分割:先用铅笔画出裁剪线。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画线;用尺子对准线,左手压实,右手持刀裁剪。(也可用剪刀剪出)

组合:在底纸上,标出粘贴的位置;将裁剪好的纸条,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粘贴完成。

2.作业要求:

用自己的**或其它**,切成长条排列粘贴,产生变形的效果。

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

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组合有新意。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安全使用剪刀,鼓励学生进行有趣的排列。及时展示学生的创意。)

三、展示评议:

1.开辟展示小平台,让学生互相欣赏,评出最佳造型奖、巧手奖……

2.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四、课后拓展:完成一个小发明。

五、板书:6、动脑筋“变一变”

分割:直线、曲线…… 组合。

课后反思:7、逆风行驶的小车。

教学目的:1、了解掌握利用风能逆风行驶的小车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制作技巧,浸透环境意识,增强制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制作中材料的选择及尺寸大小安装等过程。

课型与方法:结合课文,动手实践。

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提前布置)

硬纸板若干张,细铁丝,细棉线,胶水,剪刀,铅笔,圆规等。

二、活动方法。

1、简介逆风行驶小车的原理及结构。

风能是大自然赐给人类诸多能源中的一种干净、环保、便宜的能源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辆能靠风能提供动力而逆风行驶的小车。

2、各部件的制作。

a、制作风轮,将一块硬纸用圆规划一稍大的圆,(必须能提供带动车轮转动的动力,否则须加大),然后将圆六等份,用铅笔绘出如图1的六片梯形,六片叶略斜对称,将每片旁条形剪下,每片叶底剪开一部分,同一个方向倾斜,然后用胶水固定,再在叶片装上一根铁丝做轴,如图2。

b、制作车轮。用硬纸剪出八片圆形,每两片加一纸条做成一个如图3的纸饼,注意两片纸板间的粘接一定要紧,共做四个纸饼,再剪一个长形纸板,卷成纸筒,周长略小于纸饼大小,然后将纸筒与纸饼两端连接粘好如图4,圆心穿一根铁丝作轴。

c、制作车身。将硬纸做一个长方形有底纸箱(宽略大于两轮宽),底部应高于车轮位,在长方形的长边上各挖两个凹槽,在短边用较厚纸粘贴二片长方形作支架,如图5。

d、组装。将两车轮装于车厢下,(可用手推小车看两轮是否能转动自如,若出现轴于两轮间隙小而不转,应加大间隙,然后装上风轮,将风轮轴放于两支架上,若是风轮过重,应将其中一支架的凹槽用纸封住,防脱落,同时在风轮轴与后轮之间,装上细绳做的传动带,可在风轮轴上先装一个较大的的圆形塑料简固定,塑料筒外圈刻一凹槽,将细绳带放入凹槽内),如图6。

将各部件装了后,将风轮转动,看是否能带动小车行走,若不行看是否风力过小或细绳与风轮轴打滑等,改进后若能行驶,则可以比赛了。

三、小车比赛:

1、选一平地,划上跑道,分1米、2米、3米、4米,用一台风扇作风能动力,然后,参赛选手分组a、b、c组,每次3—4人,记成绩,看谁的跑的距离远和速度快慢两项,得出结果。

2、小结。本节课通过制作,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尝到了制作的乐趣,也锻炼了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克服了困难,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

三、拓展:1)写一写本次制作你的感想,你得到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你认为还可以如何做。

2)你能否将风能动力改为小电机动力,作一次尝试。

四、板书。

六年级科技《制作电铃》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技。五 自制电铃。材料 直径8毫米左右的软铁棒 直径0.2毫米左右的漆包线约4米 有弹性的薄铁片白铁片 螺钉 螺帽 牛皮纸 薄木板 带柄小锤 接线柱2个 铃。制作方法 1 把铁棒放在炉中烧红,让其慢慢冷却退去钢性,然后弯成u形。2 在u形铁上卷几层牛皮纸,并用漆包线在牛皮纸上各绕200匝 注...

六年级 上 劳技教案设计

家庭烹饪 焖米饭。教学目标 1 认识家庭烹饪的常用原料和工具。2 会使用普通锅和电饭锅焖米饭。3 为父母分担家务的好品质。教学重点 焖饭的过程。教学难点 水和米的比例。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饭锅,米,等。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焖米饭。淘米 2到3次。焖饭 水适量。家庭烹饪 今天我当...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导语 山中访友 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 构思新奇 富有想象力 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山中访友 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教学目标 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 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