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期课程纲要

发布 2020-03-23 17:51:28 阅读 1819

理念之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课程企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是处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课程目标:一、本册教材体现出的主要学科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4、情感、态度、行为习惯、

5、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二、运用的方法:

一般情况分为导入、新授、总结、拓展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分别包含了不同的、具有一定程序安排的活动内容。从总体上说,新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必须要体现出以下几点:

一要教学过程活动化。(即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把过去那种讲解提问式教学,灵活的设计为学生的多种活动。)

二要学习方式多样化。(即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重视他们的合作学习和**学习。)三要过程设计粗线条化。

(这里所说的粗线条,不是指环节语言笼统、简单,而是环节语言要抓关键、抓重点,严格遵循新课堂教学课例提倡或强调的 “大环节要清,小环节要精”。

每个课例的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要完整,思路清晰,概括到位。做到了一方面以儿童为主体,以各种活动为媒介,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将儿童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不同事件进行综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充分体现出品德课程的综合性。

三、单元目标。

1. 通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利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向他们学习;了解家乡的民俗、民风,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通过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从了解日常生活中工农业产品入手,**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知道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知道各行各业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的关系;知道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刺激生产的发展;知道人们改进劳动工具是为了提高生产和减轻劳动的强度。

3. 通过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古今交通的发展情况,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4. 通过第四单元《通信连着你我他》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通信方式,讲究通信道德,遵守有关通信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通信发展的情况;体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本册教育内容由成长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产与生活、交通与生活、通信与生活的地球等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教学安排如下:

二、重点、难点分析。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主题一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1.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2.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主题二拥有好心情

教学重点:1.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要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主题三尝尝苦滋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2.通过给日常生活用品找老家的活动,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3.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

4.联系身边的实际事例,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调查,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及各自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使用相应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三、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循序渐进,从古至今,古文化到国粹,从智商到情商,紧紧围绕和谐、热爱这一主题,体现了这一学科的特点。

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加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二、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课外拓展练习。

1、让学生学会多渠道的搜集知识的信息,不局限在课本。让学生懂得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询等途径找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学会学习,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2、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

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课程评价:1、在评价方法上进行尝试和研究。力求使评价过程化、多样化,评价的方法适合学生。

2、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激励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3、根据“课后练习与评价”册,信息收集、社会实践、期末考查、学生课堂常规,发言情况、学习态度等进行多元评价。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

2 学案 依据课程标准及纲要编制学案,以供学生课前 课中及课后使用。3 练习 依托学案,兼顾学情,布置分层习题以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4 其它资源 图书馆 画报等。2 实施手段。1 学案导学 利用学案导学 互学 合作 拓展。2 班班通 系统的使用 利用 班班通 系统,互动教学。3 学习方法。问题驱动教...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白音套海中心总校张文达。背景 四年级上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第二单元 安全地生活 第三单元 花钱的学问 第四单元 关心你,爱护他 四年级上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 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 明线 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 暗线 如第一单元 珍爱...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课教案

一年级上册 课程纲要 分享课教案。郑东新区康平路第二小学周婷 教学目标。1.态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 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有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意识。体会 比较 合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