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的重点有两个,一是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能正确描述图形的运动;二是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旋转90°,或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补全。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经历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和设计图案的过程,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初步感受图形的运动的结构美,体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过程中,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增强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单元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单元课时数:4课时。
第1课时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教学准备:课件,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三、完成试一试。
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强调注意点:把一个图形平移,有的同学可能出现平移后,图形变形的现象,为防止这外现象,我们在平移时,要尽可能多确定几个点,用字母做上标识。
四、完成练一练:
1.看图数一数,哪个三角形向右平移10格得到红色三角形?。
在书上画一画,再说一说。
2.看图填空。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五、作业:基础训练图形的平移。
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里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
教学难点: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有关风车和摩天轮的课件。
提问: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
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
它们都是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旋转的。
2.导入新课。
对于旋转,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各种车辆进出场面的录像。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
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
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转。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
3)深入**: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2的转杆图进行思考。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绕o逆时针旋转90。
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题3图。
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要求的?
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中心点:点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
3)动手操作。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指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旋转演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提问:如果不借助具体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出示教材第4页上方情境图)
学生可能有如下方法:
先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再画出另外的线段,最后连成相应的图形。
先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借助手、笔等工具一转后再画一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
5)组织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图,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6)师生共同小结。
提问:我们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要先找出一条线作为标准,再按“定点、定向、定角度”三个步骤进行操作。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利用钟面的时针、台秤的指针、转盘的指针等实例来巩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教学时切不可草率对待这些习题,它们都是旋转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实际上是例题3的补充,它是将一个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教学时可以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要求,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后的长方形;而直接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照样子先做一个长方形,按旋转的要求在方格纸上转一下,再离开实物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作业:基础训练图形的旋转。
第3课时:(图形的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5-6 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成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发现长方形、长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中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尺等
教学过程:
一、**新知。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取出课前从教材第113页剪下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折一折,说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汇报交流。
3)指名演示并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经过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平行四边形经过对折后,折痕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提出问题:把长方形纸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不同的折法?
2)指名汇报不同的折纸方法,并说说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像这样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画对称轴。
请学生在长方形纸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引导: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那么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
5)完成教材第5页“试一试”。
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再通过折纸研究它有几条对称轴,再在课本上画出正方形的各条对称轴。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第一课时。教材简解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是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运算定律,对于加法交换律的内容,从知识的层面上看,学生学习 理解 运用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也已经渗透,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
练习五教学设计1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3 练习五 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七单元运算律 第3课时练习五 1 教学目标 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着重让学生通过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乘法分配律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 补充练习 说说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特点 分别乘转换成合起来乘或是合起来乘可转换成分别乘。板书 39 65 ...
练习五教学设计2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4 练习五 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七单元运算律 第4课时练习五 2 教学目标 1 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着重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乘法分配律可以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 2 进行有关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整理与练习,加深对各运算律的联系和区别的认识,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