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四年级上语文

发布 2020-03-22 03:57:28 阅读 2582

第八单元规则。

钓鱼的启示

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各部分的意思划分段落。

自学指导(一)

1、先自己读课文,不会的字、词查资料,注上拼音。

2、五分钟后,我们找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读时出现的错误。

(比比看谁读得不添字、不漏字、又准确。)

自学指导(二)

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小故事呢?

默读课文,三分钟后提问)

自学指导(三)

思考:课后练习题 1

要有自信,也许你想的就是对的)

自学指导(四)

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对应的词语划下来,记到生字旁边。

3分钟后提问)

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自学指导(五)

·开动脑筋,记下我们今天刚学的生词(第二行)

·生词最好自己先在下面写一写。

3分钟后听写)

作业:课后生字词抄写三遍(带拼音)

谁说没有规则。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学习,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初读诗歌:1.自由读诗歌,解决生字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读一读。lā jī wèi

垃圾喂。xióng bǐng táng

熊饼糖。再读诗歌,领悟诗意:

全班分小组选择喜欢的小节读一读,读后讨论:

1)这节小诗写了什么规则。

2)主人公为什么不遵守规则?

3)要读好这小节该注意哪个词语?用怎样的语气读?

关键词语:满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

假如像诗中的主人公那样不遵守规则会发生什么后果?

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该如何遵守规则?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习到了哪方面的知识呢?

大家谈谈学习诗歌后的感受吧。

拓展学习。1.四人小组说一说:你发现校园里、大街上有哪些不守规则的不良现象?

2根据观察生活到的不良现象,依照诗歌写一段。

《语文天地》

第一课时。一、摘录笔记。

1、继续用学过的方法积累新词、好句。

2、提醒学生自学生字,在积累的同时理解诗意。

3、读一读课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体会因果关系句子。

a、先表明态度,后说明理由;

b、先说明理由,后表态度。

4、引导学生摘录课文中类似的因果关系的句子。

5、四人小组交流体会。

二、读一读。

1、学生自读古诗句。

2、学生自学诗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意。

3、四人小组交流诗句含义。

4、全班交流体会。

a、人要顺应天时,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

b、有了财富,不能放纵自己,整天沉溺于酒色。看到贫穷的人,不能欺辱,面对威武的武力也不去没有原则的屈就,这才是大丈夫。

c、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5、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尊严”的句子。

第二课时。一、开卷有益。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意。

2、讨论: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思考:“嗟来之食”的的含义。

3、学生复述课文。

4、讨论交流:展开辩论——那个人该不该吃黔敖的东西。

二、辩论会。

1、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辩论。

正方:那个人不该吃黔敖的东西。

反方:那个人该吃黔敖的东西。

2、正反方自由组合讨论。

3、全班交流。展开辩论。

4、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一、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

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

二、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学生开始习作。

6、修改习作。

7、抄清习作。

四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课堂测评

班别姓名成绩 一 我能读准确,写美观。10分 i bi n zh xu qi n shu y l i n ti n q n y n t n y n ji w w n sh n k i 二 比一比,再组词。4分 崭吨幻睫 暂顿幼捷 三 用 圈出成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 里。3分 百衣百顺 有杯无...

四年级上语文第八单元课堂测评

班别姓名成绩 一 我能读准确,写美观。10分 i bi n zh xu qi n shu y l i n ti n q n y n t n y n ji w w n sh n k i 二 比一比,再组词。4分 崭吨幻睫 暂顿幼捷 三 用 圈出成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 里。3分 百衣百顺 有杯无...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7篇课文 背诵两首古诗 熟记3句名言。2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 并能提出问题。3 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新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加以积累。4 收集自己成长中的故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5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要珍惜生命 热爱自然。43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