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第2课时:论语为政。
教学内容。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1、发挥传统蒙学的作用,让小学生们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沐浴在传统文化中。
2、培养学生诵读能力,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3.从孔子思想中汲取精髓,了解有关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准确理解选言含义。
既能整体感知又能细致思考言论中的思想。讲授法、谈话法教材,网上资源。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读一句,学生复读一句,强调字音,强调句读,传达文言语感。2.学生放声读。教师要求学生争取做到,放声读书,读出自己的风格。
3.学生个别朗读。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个人展示锻炼。4.师生齐读。
二、【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三、【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四、【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
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
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
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五、学生交流背诵及感悟。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完整的,其他学生补充。
六、指导背诵。
1、理解原文每句话的大意,按顺序熟读成诵。2、同桌互相背诵。
3、男女生赛背,小组赛背。
4、边背诵边想原文的意思,背会原文。
七、孔子学琴。
一天,夕阳已经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孔子还依然毕恭毕敬地盘坐着,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着同一首曲子,兴致勃勃,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他的老师师襄子对他说:
“这首曲子,你已经练了足足十天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来,认真地说:“我虽然练了这么长的时间,可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的技巧啊!”
好多天以后,师襄子看到孔子的指法更加熟练了,乐曲也弹奏得更加和谐悦耳了,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孔子又说:“我虽然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感情呢!”又过了许多日子,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
一曲终了,师襄子已经完全被孔子那洋溢着激情的弹奏所吸引,听得出神入味。曲毕,才深深吸了一口气说:“你已经弹奏出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是,孔子还是像第一次那样认真地回答说:“我虽然弹得像点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说完,孔子还像开始学习时那样,一点儿也没有厌倦,又毕恭毕敬地盘座下来,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弹奏起来。
不知又过了多少日子,孔子又邀请师襄子来验听曲子。孔子弹完后,师襄子对他说:“功到自然成,这次你应该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
孔子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了。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此曲非文王莫属,不知对否,还请老师指教。”
师襄子脸上浮起了微笑,激动地说:“你说的很对,我的老师讲过,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文王操’。你勤学苦练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啊!”
课时第3课时:论语里仁。
教学内容。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发挥传统蒙学的作用,让小学生们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沐浴在传统文化中。
2、培养学生诵读能力,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3.从孔子思想中汲取精髓,了解有关仁爱和道德对我们自身的重要性。准确理解选言含义。
既能整体感知又能细致思考言论中的思想。讲授法、谈话法教材,网上资源。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读一句,学生复读一句,强调字音,强调句读,传达文言语感。2.学生放声读。教师要求学生争取做到,放声读书,读出自己的风格。
3.学生个别朗读。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个人展示锻炼。4.师生齐读。
二、【注释】
1.【原文】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2.【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3.【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三、学生交流背诵及感悟。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完整的,其他学生补充。
四、指导背诵。
1、理解原文每句话的大意,按顺序熟读成诵。2、同桌互相背诵。
3、男女生赛背,小组赛背。
4、边背诵边想原文的意思,背会原文。
五、关于六艺。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
课时第4课时:论语子张。
教学内容。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贡曰:“纣(1)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2),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发挥传统蒙学的作用,让小学生们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沐浴在传统文化中。
2、培养学生诵读能力,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3.从孔子思想中汲取精髓,培养学生知错就改的好品德。准确理解选言含义。
既能整体感知又能细致思考言论中的思想。讲授法、谈话法教材,网上资源。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读一句,学生复读一句,强调字音,强调句读,传达文言语感。2.学生放声读。教师要求学生争取做到,放声读书,读出自己的风格。
3.学生个别朗读。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个人展示锻炼。4.师生齐读。
二、【注释】
1.【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原文】子贡曰:“纣(1)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2),天下之恶皆归焉。”
注释】1)纣:商代最后一个君主,名辛,纣是他的谥号,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暴君。(2)下流:即地形低洼各处来水汇集的地方。
译文】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处在下流的地方,使天下一切坏名声。
都归到他的身上。”
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三、学生交流背诵及感悟。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完整的,其他学生补充。
四、指导背诵。
1、理解原文每句话的大意,按顺序熟读成诵。2、同桌互相背诵。
3、男女生赛背,小组赛背。
4、边背诵边想原文的意思,背会原文。
五、商纣王与象牙筷。
商纣王在刚开始请工匠用象牙为他制作筷子的时候,他的叔父箕子就表示出了一种担忧。箕子认为,既然你使用了稀有昂贵的象牙作筷子,与之相配套的杯盘碗盏就再也不会用陶制土烧的笨重物了,而必然会换成用犀牛角、美玉石打磨出的精美器皿。餐具一旦换成了象牙筷子和玉石盘碗,你就一定不会再去吃大豆一类的普通蔬菜,而要千方百计地享用牦牛、象、豹之类的胎儿等山珍美味了。
紧接着,在尽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时,你一定不会再去穿粗布缝制的衣裳,住在低矮潮湿的茅屋下,而必然会换成一套又一套的绫罗绸缎,并且住进高楼大厦之中。
箕子害怕照此演变下去,必定会带来一个悲惨的结局。所以,他从纣王一开始制作象牙筷子起,就感到了一种不祥的恐惧。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箕子所料。仅仅只过了5年光景,纣王就演变到了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地步。在他的王宫内,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兽肉,多得像一片肉林;厨房内添置了专门用来烤肉的铜格;后园内经过酿酒后剩下的酒糟已经堆得像座小山了,而盛放美酒的酒池竟大得可以划船。
纣王的腐败行径,不仅苦了老百姓,而且将一个国家搞得乌七八糟,最后终于被周武王所剿灭。
箕子能从象牙筷子的苗头,推断出商纣王必然亡国的命运,深刻地说明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如果对小的贪欲不能进行有效的遏制,任其发展,最终必然会酿成大的灾难,造成大的罪恶。
课时第1课时:初识论语孔子。
教学内容简介孔子,简介《论语》
1、发挥传统蒙学的作用,让小学生们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沐浴在传统文化中。
2、师学生对论语和孔子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了解孔子及论语。
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
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讲授法、谈话法教材,网上资源。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简介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ōuyì)(现在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是个平凡的老头儿,除多读了些书、多带了些**以外,我看和我们家邻居张大爷、李大爷的面孔差不了多少。说孔子是个老头儿,决无不敬之意。
正是有了这些普通老头儿的一面,孔子才是真正的孔子,才是一个活生生的孔子,才是一个可以靠近的孔子。假如能和他住在一起,我们可以在春天邀请他一块儿去河里游泳,然后一块儿躺在岸上晒晒太阳。只要手头没有急事,这个小老头儿肯定会欣然同行。
二、简介《论语》: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三、学生自由谈论。
1.说说我们学过的有关论语的语句。2.谈谈你对孔子的了解等。四、课后作业。
学生可以上网搜集一些有关孔子及论语的资料。
小学四年级校本教案
第一课自制小喷泉。教学内容 自制小喷泉。教学目的 掌握制作方法,能用制作的小喷泉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小张拿来了一个带有瓶塞的广口瓶,并端来一盆水和一个空盆,两根长短不同的细玻璃管,其中较短的玻璃管的一端有喷嘴 如图1所示 要求小红自制喷泉。小红看了看小张拿来的实验...
校本写字 四年级教案
1 认真写好钢笔字。教学目标 1 认识各种钢笔,懂得使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2 了解在稿纸或者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 了解写钢笔字的基本要求,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课型 新授。教具 多 欣赏字帖。教学方法 示范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
四年级上册校本教案
校本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熟读名人名言,经典诗文 2 学会讲故事 3 知道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4 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教学过程 一 欣赏名人名言。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二 诵读 欣赏经典诗文。霜月。唐 朝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