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上

发布 2020-03-17 17:01:28 阅读 3095

第一课小不点长大了。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强了,通过比赛,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乐于自我整理。

教学重点:认识到自己的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记得刚上学时,很多人都管我们叫小不点,小豆包,现在,我们已经二年级了,我们一定要让别人看一看,他们眼中的小不点也长大了。

二.**活动。

1.师:和一年级时比较,你有哪些变化呢?

2. 学生互相说(身高、体重)

3.比一比,看看谁最棒。

1) 系红领巾比赛。

2) 整理学具比赛。

4.快来说说参加比赛的感受吧。

5. 学生以“我会……”或“我能……”说一句话。

三。总结谈谈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开始时学生并不知道应该怎么样谈自己的变化,谈话范围较小。经过启发后逐渐扩大的发言范围。

一部分同学仍不能发现自身的变化,通过同桌谈一谈,小组议一议的一形式这部分同学也敞开了心扉,说的有板有点,在谈自身变化的同时也逐渐建立起了信心。

第二课快乐的小精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从生活、学习中发现快乐。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会快乐的往事,学做快乐的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

教学重点:认识到自己的快乐。

教学难点:善于发现自己周围不同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

同学们,你们生活和学习一定很快乐吧?你们还记得那些快乐的往事吗。

二、**活动。

1、分享快乐:说一说你的快乐往事,同桌互说,再在全班上说出自己的快乐往事。

想一想,今天有什么快乐的事,学生思考,汇报。

2、寻找快乐:

1) 贴鼻子游戏。

2)脑筋急转弯。

3)撕纸游戏。

3、创造快乐。

问:你还有那些快乐游戏吗,说出来,和同学们一起玩。

三、总结。教学反思:教学伊始孩子反馈的快乐是单。

一、乏味的,都只把考了一百分、学会了新单词当做最快乐的事,做为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不能不让你感到可怜。通过我的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除了获得书本上知识,还有更快乐的事,比如一起到郊外游玩、一起听歌、跳舞等,相信今后他们将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第三课我给大家露一手。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鼓励学生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

过程与方法:通过鼓励、表扬等激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认识到自己是最棒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表达、乐观自信的心理。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有什么特长。

教学难点:敢于展示自己的特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有的人唱歌好,有的人跳舞好,我们都很羡慕他们,其实,每个人都是很棒的,这节课,我们就给大家露一手。

二、交流汇报。

1、欣赏学习园地,找出自己的作品。

2、想想自己有什么特长。

3、汇报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唱歌,跳舞。踢毽……)

4、以“我会……”或者“我喜欢……”的句型,把自己的特长写下来。

5、谈体会:知道自己这么棒,高兴吗?想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师:我们每个人都很棒,大家要相信自己呀!

教学反思:教学这一课时,正值学校举办艺术节,如果说学校艺术节是优秀表演者的舞台,那么我的课堂给更多的朋友展示的机会,他们的表现欲望令我感动,他们的表演也令在场的我、同学和前来实习的老师们感到无比的快乐。孩子们更是在掌声和笑声中收获了自信。

第四课到处都有好朋友。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认识到有许多好朋友是多么开心的事,乐于交朋友。

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朋友之间发生的快乐的事,引导教育学生珍惜与同学、小伙伴的友谊。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珍视朋友、珍惜友谊。

教学重点: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问:从小到大,你交过多少好朋友?(学生自由回答)

师:看来,我们到处都有好朋友呀(板书课题)

二、交流体会。

1、想一想,你小时候的朋友、班级里的朋友、邻居朋友,和同学互相说一说(提示朋。

友不受年龄限制)

2、游戏找朋友。

师讲清游戏规则。

生开始游戏(接飞机)

3、说说在游戏中,你交了几个好朋友。

4、说说朋友多有什么感受。

三、谈话总结:朋友多,快乐就多,我们一定要珍惜和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明白了不只在我们的班级、学校可以交到朋友,在课外班、托管班、旅游的客车上也能交到好朋友。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留下,付出爱心都能找到真心朋友,在游戏交朋友的环节,我设计了给新朋友一封信的环节,使得这些新朋友在一开始就给对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同学们也在其中感受到了交朋友的魅力。

第五课你说吧,我来听。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动感的集中精力,学会注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训练学生注意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事情要认真,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重点:能集中精力做事。

教学难点:学会注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你会注意听讲吗?你能专心做一件事情吗?这节课,老师就来教你怎样才能做一个注意好娃娃。

二、活动交流。

1、数一数。

学生看书,师提出要求,生快速数一数,填在书上,然后汇报。

2、摘苹果。

按要求摘苹果,师说到哪个数,就把它圈上,看谁摘的多。

3、找动物。

看图你能找到几种动物,学生找一找,然后指名汇报。

4、**车比赛。

5、游戏结束后,学生谈体会,说说自己是个注意好娃娃吗?为什么?

三、总结。师讲解注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做事要认真。

教学反思:在游戏中学生体会到了注意集中的作用。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学生们的状态也越来越好,明白了不仅在游戏中需要集中注意力,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更应该这样。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

第六课大家一起做。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会怎样和别人沟通、一起做,知道和同学的交往中不能做的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合作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任务,并学会关心一些不太合群的小朋友。

情感态度价值观: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乐于表达。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团结合作,共同努力。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与人沟通。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愿意自己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跟大家一起玩高兴还是自己一。

个人玩高兴?(学生举手回答。)

二、看**,讲故事。

教师展示故事的幻灯片,学生根据**的内容讲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请2~3个学生讲一讲。)

三、根据故事内容拓展:大家要一起做,如果遇到不大合群的小朋友,我们要想办法让。

他感受到大家的热情,然后融入大家,和同学一起玩。

四、评一评:它们做得对不对?

展示相应的课件,让学生评价一下同学交往中的一些不好的现象。

五、小结。教师课堂小结后,全班跟**齐唱《找朋友》

教学反思:学生们都知道团结的力量大,但是在活动之初却一直都处在无秩序状态,虽然都想帮忙却又都帮不上。在我告诉了同学样应该行商量再行动这后,学生以前后活动的对比中,明白了正确沟通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后面的合作中更加关注沟通,不蛮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七课我的计划给你瞧。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会制作小计划,并在做事之前都先进行合理安排。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亲自做计划等活动,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养成立即行动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保证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加强自我监督。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

教师在上此课之前一周布置作业。让学生制定一个一天的计划和一个一周计划。然后,上课时把计划带来,以便自查计划的执**况及合理性。

一、导入。有完成时间才叫目标,否则那只能算是梦想。当你已经有了一个个人发展目标,接下来便是给每个目标制定完成的时间表。不要坐在那里空耗时间,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吧!

二、制作计划。

请你设计和制定学习计划,包括一个一天的学习安排和设计一个一周的学习计划。

1、每日学习计划。

时间学习内容学习目标。

早晨。上午。

下午。晚上。

2、每周学习时间计划:

3、做完之后,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换,看看别人有什么好的建议?

三、总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认识到了,事先做好合理安排的重要意义,能够较合理的安排计划,但在执行阶段却很难坚持。也因为如此,孩子们更加体会到了计划的好处,都愿意自己监督自己,努力完成自己的计划。

第八课我是注意好娃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怎样做才是注意好娃娃。

过程与方法:趣味活动,让孩子与人合作、融洽交流、和谐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学生能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注意的重要性,怎样做才是注意好娃娃。

教学难点:学生能自己有意识集中注意力、并长久参与活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先**学生喜欢的动画片《黑猫警长》的片段,你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你猜到了什么?

2、揭示举生活中的例子注意的含义。

二、交流讨论。

1.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注意好娃娃,平日里有哪些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这样做好不好?

2.那么怎样做才是注意好娃娃呢?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得出,注意好娃娃要:注意听、看、记、想。

三、趣味活动。

1.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圆。

2.找一找森林中的小动物。

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教学反思:在趣味合作中,学生们交流融洽。掌握了注意的方法即听、看、记、想。学生认真,精神集中,都愿意成为注意好娃娃。

第九课想象真神奇。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想象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能对**、图形、生活中的事物展开想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思维的能力,增强想象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生活中善于奇思妙想。

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挥想象。

难点:大胆想象,有自己的个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段精彩的动画片。(**《哪吒闹海》片断)动画片我们就看到这里,谁知道这个动画片的名字?在动画片里我们知。

道哪吒脚踏风火轮能上天能入海,能去她所有想去的地方。那么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这就是神奇的想象,那想象可以变成现实吗?

到底可不可以呢?下面老师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听了故事你就会明白了。

二、听故事,初步理解想象。

通过听故事谁来说说什么是想象?

三、激发想象。

1、看图(出示挂图)图中的小朋友望着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她想象成了苹果、大马、海龟……(生自由回答)指导看图请小朋友说一说看到图形后想到了什么?

2、听**激发想象,小朋友们想象得可真奇妙真有趣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带上丰富的想象来听一段优美的**。(****《百鸟朝凤》片断)这段**美吗?在**里你听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上

第一课小不点长大了。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强了,通过比赛,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乐于自我整理。教学重点 认识到自己的变化。教学难点 感受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上

第一课小不点长大了。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强了,通过比赛,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乐于自我整理。教学重点 认识到自己的变化。教学难点 感受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二年级

让想象飞翔。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想象的乐趣。2能对 图形 生活中的事物展开想象。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思维的能力,增强想象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生活中善于奇思妙想。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挥想象。活动准备 主题图 动画片 画纸 彩笔。活动流程 情境聚焦。一 谈话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