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备课

发布 2020-03-16 13:40:28 阅读 9660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备课。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数与计算的教学内容是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如表内除法、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表内除法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学生在此学习除法笔算试商的方法,为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基础,也分散了学习的难点。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化等教学内容,包括简单的“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旋转现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数学广角”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推理等活动解决简单的逻辑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4、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5、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7、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本册实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2、改进有余数的除法的编排,挖掘其数学教育价值,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而有效的素材让学生获得有关较大数的良好体验。

4、增加混合运算单元,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加强了探索性和现实性,更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和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

6、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能光凭经验,也不能照搬课本,凡是课本上有的内容,要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作统一的教学要求。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不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思考过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7、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8、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9、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算法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10、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11、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课时安排:

一)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图形的运动(一)(4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混合运算(8课时)

两步式题4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六)有余数的除法(9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解决问题3课时。

小小设计师1课时。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4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课时。

八)克和千克(4课时 )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六、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表内除法练习表。

2、万以内数位表。

3、简易天平。

4、学习平移、旋转的操作学具。

5、口算练习表。

2015-2016第二学期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本册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整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2、教学内容说明。

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

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电子备课

课程标准对二年级上册教材的要求。一 数与代数。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能熟练口算表内乘法。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5.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二 空间与图形。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2.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

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1课时教学反思 欧阳燕玲。用2 6的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 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在上节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之后,加深对乘法口诀求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这部分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竞赛试题

二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年班姓名。2 找规律填数 6 11 16 26 4 一本故事书有72页,小红看了2天,还剩下8页,小红看了 页。5 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 段。6 小明做计算题,第一天做了总数的一半,第二天做了剩下的一半,第三天做了5个题,正好全部做完,小明一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