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抽测卷质量与密度

发布 2020-03-14 02:11:28 阅读 7895

质量与密度抽测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杯水倒掉一半b.一块铁热胀冷缩。

c.一块玻璃打碎了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质量相同的物体密度也相同d.不同物质制成的等质量的实心物体,体积一般不相等。

3、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右盘已放入了砝码,游码也移动到了某一位置,这时发现指针向分度盘**刻线右侧偏离少许。此时应( )

a.将右盘中的某只砝码换小一些。

b.将游码向左移少许。

c.将游码向右移少许。

d.旋动平衡螺母向左移少许。

4、要想一次较精确地用量筒量出80ml的酒精,应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量筒?下列各项中,前面的数值是量筒的量程,后面的数值是量简的分度值( )

a.50ml lml b.100ml 2ml c.250ml 5ml d.500ml loml

5、.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棒截成两段,两段的长度之比是2:1。则它们的质量之比和密度之比分别是。

a.1:1和1:1 b.2:1和1:1 c.2:1和2:1 d.1:1和2:1

6、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 )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7、一个钢瓶里装有压缩气体,当从钢瓶中放出部分气体后,瓶中剩余气体( )

a.质量和密度都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8一个能装下1千克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千克的( )a.酒精 b.汽油 c.硫酸 d.冰。

9、.有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3:2,体积之比是2: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3:1 b.3:4 c.4:3 d.1:3

10、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其中间空的部分最大的球是(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一个苹果的质量约是150克千克;

一条鲸的质量可达1.5×102吨千克;

能装5升水的水壶容积是米3;

2. 水的密度是 kg/m3,在铁、铝、铜这三种物质中,密度最大 ,密度最小的是 。取质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块,则的体积最大, 的体积最小。

3. 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等于克/厘米3,它表示的意思是。

4.二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其中液面较低的一瓶里面装的是。

5.1吨水结成冰后, 质量是千克,体积是米3.

6.某液体测得质量为355千克,体积为0.5米3,其密度为克/厘米3,这种液体可能是。

三、实验**与计算。

1、.图17是在 “**物质的密度”实验中使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最后调节游码。

4)图18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

2、有一质量为0.3千克的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为0.8千克;若装满某种油时,总质量为0.7千克,试求这种油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重点 难点 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2.掌握密度的概念 公式和单位。3.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4.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密度的测定。5.知道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知识点分析 1.质量 m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质量国际单位是 千克 kg 其他有 吨,克,毫克,...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

1.砝码上沾有油污,砝码的质量和原来相比将 增加 减小 不变 测量结果和物体质量的真实值相比将 增加 减小 不变 2.砝码生锈,砝码的质量和原来相比将 增加 减小 不变 测量结果和物体质量的真实值相比将 增加 减小 不变 3.用被磨损的砝码来称物体的质量,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a.偏小b.偏大c.不...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一 本节目标要求。1 知识和技能。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 过程与方法。经历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的 过程,学习实验 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天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二 重点与难点。本节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