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周周末作业

发布 2020-03-13 09:45:28 阅读 3873

姓名。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行到水穷处王维《终南别业》)

2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4)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 《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西出阳关无故人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 莫愁前路无知己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

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

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

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

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任劳任怨缄默胸有成竹b.自不量力狼籍鼠目寸光。

c.苍海桑田迁徒相辅相成d.前仆后继箫瑟目空一切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 ;让那安闲的雨丝, ;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

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④拨动你的心底的弦。

a、①②bcd、③④

5.语言综合运用(7分)

.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

某班同学举行了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4分)

活动一:实地观察)

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的状况,并把令你感受最深的情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出来。

我的镜头:

。(40字左右)

(活动二:献计献策)

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

我的计策: 。

.仿写句子。(3分)

1)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我将 。

二、阅读理解 (37分)

一)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习题(13分)

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

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2023年至公元前2023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

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2023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

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6.第1段末尾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7.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3分)

一一一(沙漠)

8.第4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分)

9.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启示。(4分)

原因: 启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高风亮节。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③。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⑤,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⑥不至,掘野鼠,去⑦草实而食之。杖汉节⑧牧羊,卧起操持,节旄⑨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汉书·苏武传》)

注释】:律:卫律,生汉朝,因惧株连而逃降匈奴。

②武:苏武,西汉人。天汉元年奉命出使匈奴。

③单于:匈奴首领。④羝(dī):

公羊。羝乳:公羊产了小羊。

⑤别其官属:把他的随行人员隔离起来。⑥廪食:

公家的粮食,即匈奴分给的粮食。⑦去(jǔ):同“弆”,收藏。

⑧汉节:代表汉朝的节杖。⑨节旄:

节杖上装饰的牦牛毛尾。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白单于白乃幽武置大窖中幽( )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徙( )杖汉节牧羊杖(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

译句。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译句。12、苏武牧羊终不屈,表现了他。

的崇高气节。(2分)

八年级上册第十三周周测

更合中学八年级语文第十三周周测题。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惟妙惟肖前瞻 后顾煞风景点缀 推崇轩 榭嶙 峋镂 空 对称相间庸 俗丘壑 差异差遣差劲参差 二 阅读全文,按要求答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

八年级第十三周地理周清试卷

姓名班级。1 二分二至日 春分日,时间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夏至日,时间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秋分日,时间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冬至日,时间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2 各大洲间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分界亚洲与非洲分界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 南北美洲分界 3 跨经度最广...

八年级物理第十三周周清试题

2017秋季学期第十三周八年级物理周清试题。姓名班级得分 一。选择题 10分 1 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下面的 a 平面镜 b 凸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2 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二。填空题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