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发布 2020-03-12 16:13:28 阅读 131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 物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 浮力的应用:古希腊的教学家阿基米德首先提出比重概念并发现了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的规律,并写了《浮体论》正因如此,才发明了潜水艇和航空母舰。

此外,阿基米德发现杠杆、滑轮等机械的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他说一句名言世”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移动地球。

2. 电磁波:科学家发现了“电”和“磁”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于是各种各样的电器才应运而生。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跑得跟光一样快的物质。

3. 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了这一发现,人类才开始认识到了宇宙、天体的运动和变化,并制造出各种航天器。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描述)

1.筷子提沙子实验。

现象:沙子被提起。

2、纸托水。

现象:水不流。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

速度不同。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

难)2、设计**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电脑、音叉、鼓、闹钟、真空罩等。

教材分析:1、本节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要求尽可能利用实验、

周围现象去进行教学。可以利用课本外的实验、现象去。

进行教学。2、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并。

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有关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 前提测评:无———因为暂无相关内容。

二、 导学达标:

学生**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

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

马上停止。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

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

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

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秒。

三、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

外练习。五、课后活动:

练习:物理**的部分内容。

作业:16页题。

教学后记:1、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可降低难点。

2、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学习目标:1、知道人耳的构造。

2、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

3、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电脑、音叉。

教材分析: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看就。

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其他时间可以讨论上节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三、 前提测评: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3、声音在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四、 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直接给出问题,引入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在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的基础上,解释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

2、 利用骨传导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

三、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教后记。

本节课堂内容不多,可以增加一些其他有关声音的知识:如声波、人体的结构等。

设计好练习,物理**的内容必须进行调整。

三、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电脑、音叉。

教材分析: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看就。

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其他时间可以讨论上节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五、 前提测评: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3、声音在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六、 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1、音调:声音的高低。

试验: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结论:(1)、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学生阅读课本图示。

2、响度:声音的强弱。

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结论:(1)、响度与振幅有关。

(2)、用db表示声音的强度,学生阅读材料:

了解一些环境的响度。

3、音色:声音的一个特征。

音色表示什么?

三、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教后记。

本节内容比较多,应紧扣要求,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

应让学生在课后去分析较多的声现象,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器材:多**电脑、闹钟、纸盒。

四、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

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1、噪声的**。

学生活动。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

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学生活动。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

3)认真阅读p26的噪声分类表。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声。

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 (人耳)

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

学生活动。1)观察书本p 26图1.4-4,指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实施的;

2)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

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录像。加深对噪声的了解。

怎样防治噪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大门。一 教学目标要求。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 热学 声学 光学 电学等。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 微观 宇观三个层次。2.经历阅读 思考 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3.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科学之旅 序言 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物理?2 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3 学习物理的方法。重 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关键 能否利用实验 现象激发学生思维。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器材 电脑 透镜 喇叭 烧瓶 玻璃杯等。教材分析 1 本节是第一堂物理课,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1 运动的描述 说课稿。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 运动的描述 这一节看似简单,但它却深深影响运动 运动和力 机械能的学习,因而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教材内容 教材先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机器的运转 车辆的行驶 奔流的河水 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物质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 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