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台阶》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3-12 07:36:28 阅读 2517

执教者: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何启宁。

时间:2023年11月9日。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感悟文章的主旨。

3、品味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中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细节描写,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预设和营造适宜本文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写给父亲》。都说风 /能让石头吹裂 /都说雨 /能将钢铁锈蚀 /都说岁月 /能把你的脊梁压弯/惟有你的意志 /百折不挠 /千磨不变 /挑起全家老小 /一生的重量)

导语:这是一首赞美父亲的诗,诠释了父亲任劳任怨的人生。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是如此。

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台阶》,走进父亲,看父亲是怎样建构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二、讲授新课

一)说台阶(整体感知)

1、字词自学检查。

1)让学生到黑板书写认为有必要注意的字词。

2)堂上听写。

2、整体感知。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对文章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初步而完整的印象。不仅如此,学生通过整体性阅读,还会对文中的人物——父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说台阶(分析父亲形象)

请以“父亲是一个的人”为仿例填空。

要强、朴实、勤劳、任劳任怨、淳朴、谦卑、有理想、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坚韧不拔、渴望得到尊重等等)

三)品台阶(语言赏析)

揣摩语言,品味细节。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进行赏析。

1)13段:“专注的目光”这个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对别人家台阶的羡慕,同时又融情于景:“摇来摇去的树枝就好像绵长的思绪”,他下定决心:也要建高台阶!

2)21段:这里的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发父亲与众不同的高兴样子,表现了他谦逊的心理。

3)30段;外貌描写,表现父亲人老了,不能劳动了的那种沮丧,让人心酸。

三、我说我父(课堂拓展)

1、好的文章具有感染力,能打动人,你被文中的父亲感动了吗?你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了吗?老师读完这篇文章,老师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父亲,动笔写了一篇文章《父亲的爱》与大家分享。

2、让学生说说自己与父亲的故事,感受平凡而深沉的父爱。

四、课堂小结。

父亲的爱是含蓄的,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最耀眼、最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用自已的行动,默默地教育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坚韧不拔,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为表谢意,送上刘和刚的《父亲》!

五、作业布置。

完成《新学案》p42拓展阅读《黄土》

八年级语文上册《台阶》教学设计

执教者 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何启宁。时间 2010年11月9日。教学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2 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感悟文章的主旨。3 品味细节描写。教学重点。在把握 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中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味细节描写,理解父亲形...

八年级语文上册《台阶》教学设计

执教者 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何启宁。时间 2010年11月9日。教学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2 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感悟文章的主旨。3 品味细节描写。教学重点。在把握 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中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味细节描写,理解父亲形...

八年级上册《台阶》教学设计

问题 1.父亲为什么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从那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2.父亲为了建造新屋以及台阶作了哪些准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3.作新屋和造台阶时父亲是怎样操劳的?划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4.台阶造好以后父亲有哪些表现?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心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