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七章作业

发布 2020-03-10 22:16:28 阅读 4790

第七章作业。

作业一(怎样描述运动)

班别姓名:1、“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这是陶渊明的两句诗,诗中用“沦”和“出”两个字对日、月的运动作了形象的描写.那么他所描写的这两个运动,分别以为参照物。

年6月16日18时37分我国成功发**神舟九号飞船,并搭载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的,以其中一个航天员为参照物,其他两个宇航员是 ,以为参照物,地球正渐渐远离而去。

3、观察不同时刻拍摄的甲、乙两组**(如图所示),(1)其中能判断是汽车是否运动的是___组。(2)在乙**中,汽车是的,飞机是的。

4、小明坐在高速运动的过山车里,看到地面上的建筑物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上的人b、地面

c、过山车的轨道d、过山车。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

a.飞行员的反应快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 d.飞行员的手掌有劲

作业二(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小。

2、陆地上奔跑最快的动物---猎豹,快跑时速度可达40m/s;海洋里游动最快的鱼---旗鱼,速度可达108km/h;天空中飞行最快的鸟---褐海燕,速度可达5km/min,假设让三种动物在一起比赛,

是冠军, 是亚军, 是季军。

3、一辆小轿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8km,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1)轿车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

2)若轿车以速度表的指示速度匀速行驶,从新兴汽车站到西安总站(全程150km)需多少分钟?

4、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1)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2)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h.(3)若他们用了10min的时间通过了其中10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们超速了吗?(4)近期,我国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

作业三(**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1、为**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小车实验.

1)三次实验时必需使小车从斜面的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___相同,这一操作体现出的科学**方法是___法.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的距离就___选填“越长”或“越短”),速度减小___选填“越快”或“越慢”).

2)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运动.

3)上述结论是在的基础上,经过得出的,这种方法叫做法。

2、小雨同学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石块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它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

3、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北京奥运会体育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运动的惯性。

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d.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作业四(**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1、竖直握在手中的瓶子不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

a、手的握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b、手的握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d、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2、如图,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bcd、3、苹果挂在枝头静止不动,下列每一对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树枝对苹果的拉力与苹果对树枝的拉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与苹果对树枝的拉力 c.苹果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苹果的拉力 d.树枝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苹果的拉力。

4、如图甲是小华同学**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二力平衡的条件,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运动和力 复习提纲。班别 姓名 学号 考纲 1 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惯性。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3 二力平衡及其条件。4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5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6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及其辨别。7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简单的计算。8 惯性,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9 测物...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检测

三穗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七章检测。班级序号姓名。一 单项选择 将答案序号填入相应 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关于电流 电压和电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用 i 表示,它的单位有a ma和 a b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用 u 表示,单位有v kv mv c 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授课人 周蕾工作单位 信阳市九中春华分校学科 初中物理。力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第七章第1节力授课人 周蕾。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 了解物体间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