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发布 2020-03-04 04:15:28 阅读 3073

第一课水墨游戏。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欣赏有趣的水墨画,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并体验墨与水调和所产生的焦、浓、重、淡、清的丰富变化。

3、体验水墨画基本的用笔方法,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认识、体验水墨画工具材料的使用。

难点:a.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b.工具的使用。

c.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学方法:欣赏评述法观察体验法实践操作练习法。

教具:国画工具材料多****资料。

学具:毛笔、生宣纸、画毡(3-4张报纸)、墨、小水桶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新授:教师边演示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练习,探索体验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体验焦、浓、重、淡、清的墨色变化。

2、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组织学生清理卫生,引导学生保持环境卫生。

六、板书设计。

1. 水墨游戏。

中国画分类:

文房四宝:笔(硬毫软毫兼毫)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纸(最早的。)

砚(质地)常用国画材料工具:

扩展:中国画基本技法**讲座。

第二课重重复复。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能说出教材及老师提供的图案作品纹样排列、重复的规律。

2、能够说出1-5处现实生活**现的有规律重复的图案。

3、能够选用拼贴、剪贴、绘画等方法表现1-3个有规律重复的图案。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去探寻、分析、找到图案的排列规律。

难点:学会设计不同的排列方式。

教学方法:讲述法欣赏法练习法。

教具:**资料、课件等。

学具:绘画、剪纸及辅助用具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包装纸,我想要选出其中最漂亮的一张包装一份特殊的礼物,可我有些拿不定主意,到底选哪一张漂亮,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选,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好不好?

生:跃跃欲试。

师:请同学们先欣赏**,欣赏完后再发表你的看法。学生方法举手。

师:同学们的推荐理由各具特色,说的都很好,这让我很为难,这样好不好,谁能说出你推荐的这张包装纸图案的排列规律和特点,我就选用谁推荐的包装纸,好不好?

2、新授: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张**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2)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

3)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自由想象,进行课堂练习。

师: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

四、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五、收拾整理。

六、板书设计。

2.重重复复。

图形向上下、左右重复有规律地排列图案。

第三课曲曲直直。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

a) 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b)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

2、情感态度:

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3、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

教学重点: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具:杨景芝《线的认识与表现》vcd

克立作品《奔流》

毕加索《牛头》

其他**。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教学过程结构:

板书。直接导入:提出主题。

1、**。课件。

2、欣赏、感受。

线与**。3、小组班级展示。

观察触摸同组描述分享自己的直、曲物品。

4、评价最佳评论。

全班展示。好在哪。

学习欣赏作品。

5、学生分析。

师分析。6、试一试。

完成直曲线画面

7、展示(收拾与整理)

二)教学过程结构说明:

教具准备:直曲线课件,大量的作品。

学具准备: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收集“曲”或“直”的物品和胶水、剪刀等学具,带到课堂。

教学过程:1、师:“这节课我们谈论‘曲’与‘直’。”

教师板书“曲曲直直”。

2、师:“在课前老师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线条家族中的曲曲直直”。**课件《线的认识与表现》,了解直线与曲线的类型及他们给人们的感觉。

绘画中的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线有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线的美感具有无穷的魅力。线的种类大体有直线和曲线两类。直线有:

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曲线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

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欣赏范图:这是幅山涧流泉的**,流水形成的优美曲线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另一幅岩石图,挺拔的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

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和正直的感觉;霍克纳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许多水平线,水平线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螺旋线则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3、师:“你们也带来不少曲与直的物品,互相观察、细心触摸、再跟同组的同学介绍,一起感受一下,特别要讨论一下这样的直或曲的物品带给你什么感觉。注意:

每一组评出一位最佳介绍(评论)员。”

学生小组讨论,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讨论习惯。

学生分组介绍,讨论。

4、直与曲物品展示。

师:同学们,推出你们小组选出的最佳评论员,带上你们的物品上来介绍,与全班同学分享。注意听、看、不同的物品给人的感觉不同,你适当时候可以举手发言表达。

5、**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曲线、直线或材料用得好吗?

克立《奔流》、毕加索《牛头》、陈半丁《凌波》、儿童作品《卡车》

时尚卷发》6、师: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作品?小组之间试一试。

7、作品展示,评出有创意的作品。环境收拾整理。

第四课平平稳稳。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

2.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学用具:**投影仪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方法:欣赏、评述法、交流讨论法、演示法、动手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用投影仪放一**片,让学生观察这些**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二、发展阶段: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举例:一棵树、一篮水果,它们的左右不一定对称,但视觉上看去是平衡的。教材中的《镜前的少女》、《组合橱》等都是给人的视觉上以平衡感,所以它们看上去是平稳。

**《大海上的船》,海面上船有的大、有的小,画面左边一艘大轮船,右边有远近三艘小船。画面左右不对称,但视觉上看是平衡的。

小组讨论: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

作业布置: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

或均衡感受的作品。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

拓展: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第五课感受声音。

课时:2课时。

课型:欣赏、造型、表现、评述。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听**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欣赏、评述法、交流讨论法、演示法、动手实践。

教学过程及方法]

1.导入阶段:(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选择节奏轻柔的轻**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学生小组讨论对**的感想)

轻**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感觉坚硬、热烈、紧张。

2.发展阶段:

启发视觉表现。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学生小组讨论)

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

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其基本方法是:

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给**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3.**阶段:(欣赏抽象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俄)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飘带式和漂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

马列维奇(俄)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4.启发创作阶段:

闭上眼睛听**,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美术教案。1 水墨游戏。教学目标 学习传统笔墨技法知识,及在造型中表现的艺术情趣,提高对民族绘画的认识并培养作画的基本功。教学重点 笔墨造型中的笔情墨趣。教学难点 用笔用墨的方法和效果。教具 国画工具 示范用纸等。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集中学生注意力。二 讲授新课 一 ...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4 桥是历史的见证。教师 桥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是效益的纽带,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请大家看一首诗 晓月照芦沟,大河曾流泪和血 狼烟腾燕蓟,长桥犹记恨与仇 你们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座桥吗?芦沟桥。教师归纳 芦沟桥使我们想到了 七七事变 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桥上的古狮,曾亲历了战地烽烟,看到它,历...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

学习必备欢迎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 01课老师您好。分析 教材分析。一 教材分析。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教师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着学生,是孩子们最熟悉 最尊敬的人。在学生心中,每一位老师的言谈举止 音容笑貌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当教师节到来的时候,学生们都会向自己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