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月1月统计学试卷

发布 2020-02-29 17:54:28 阅读 7785

2023年1月份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共22小题,每题1分)

1、 劳动生产率一般只反映( )

a. 企业的产品推销。

b. 企业产品售后服务质量状况。

c.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效率。

d. 企业生产前的决策。

2、 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

a.劳动产品库存量统计。

b.劳动生产率统计。

c.生活日分配统计。

d.人工成本统计。

3、饮食、睡眠、卫生保健时间属于( )

a. 闲暇时间。

b.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c. 工作时间。

d. 必须支付的时间。

4、单位时间内规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称为( )

a. 工时定额。

b. 产量定额。

c. 工作定额。

d. 劳动定额。

5、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部分是( )

a.制度工日数。

b.全部实际工作工日数。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d.停工被利用工日数。

6、据经验数据估算,间接经济损失一般是直接经济损失的( )

a.1~4倍。

b.2~7倍。

c.3~7倍。

d.4~7倍。

7、劳动生产率可表示为( )

a.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b.劳动产品总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

c.实际收益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d.活劳动消耗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

8、定额工时压缩率代表的是( )

a.定品定额制定规模的指标。

b.劳动定额调整幅度的指标。

c.产品定额制定方法的指标。

d.劳动定额实行范围的指标。

9、为了反映培训对象在文化水平上的差异性,学员分组需按( )

a.身份、职业。

b.学习专业。

c.培训方式。

d.培训程度。

10、下列不属于在职培训的是( )

a.劳动后备培训。

b.现场培训。

c.自学考试。

d.继续教育。

11、运用比较效益分析,确定事故损失金额和技术措施费用的关系为( )

a.技术措施费用越少越好。

b.两者总和最低。

c.技术措施费用越多越好。

d.事故损失金额越少越好。

12、计时工人、计件工人分组的标准是( )

a.按与生产作业的关系程度。

b.按劳动技能。

c.按生产技术水平高低。

d.按计酬方式不同。

13、劳动争议是指( )

a.企业行政与职工之间发生的纠纷。

b.职工与本企业之外的单位发生纠纷。

c.职工与本单位之外的个人发生纠纷。

d.职工之间发生的争议或纠纷。

14、按规定,职工代表大会每次会议出席职工代表的人数必须达到( )

a.1/3以上 b.1/2以上 c.大多数 d.2/3以上。

15、计算月平均人数时,遇到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处理办法是( )

a.按公休日和节假日后一天的人数计算。

b.按公休日和节假日当天人数计算。

c.按公休日和节假日前后一天的人数计算。

d.不计算。

a.统计报表。

b.统计台账。

c.原始记录。

d.财务报表。

17、统计台账登记资料的顺序是( )

a.重要程度顺序。

b.时间顺序。

c.制作难易程度顺序。

d.工作顺序。

18、劳动生产率的结构组成指数是( )

ab. c. d.

19、企业福利费用与工资的分配性质和方式的不同点在于( )

a.前者是按劳动成果分配,后者是按需要分配。

b.前者是按需要分配,后者是按劳动成果分配。

c.两者都是按劳动成果分配。

d.两者都是按需要分配。

20、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1、如果总量变动是各个因素相乘之积所致,则可用下列哪种方法来分析各个因素对总量变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a.总和因素分析法。

b.连乘因素分析法。

c.差额因素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22、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是( )

a.在–1到0之间。

b.在–0.99到0.99之间。

c.在0到1之间。

d.在–1到1之间。

2、多项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

23、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有( )

a.技术构成。

b.工作性质构成。

c.年龄构成。

d.性别构成。

e.专业构成。

24、企业福利费支出包括( )

a.职工文娱体育宣传费用。

b.集体福利设施费。

c.集体福利事业的补贴。

d.职工计划生育补贴。

e.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用。

25、影响企业月老的生产率的因素有( )

a.实际工作日长度。

b.实际工作月长度。

c.小时劳动生产率水平。

d.实际工作日指数。

e.实际工作月指数。

26、企业从业人员包括( )

a.长期职工。

b.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

c.参加企业生产劳动等的在校学生。

d.临时职工。

e.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27、下列属于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的分析指标是( )

a.增加的产量或产值。

b.合理化建议增长率。

c.工时节约量。

d.技术革新项目实现变动率。

e.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提高。

28、生产过程因素包括( )

a.物理因素。

b.生产场所设计。

c.生物因素。

d.工艺流程、作业安排和劳动强度。

e.化学因素。

29、反映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活动统计的指标有( )

a.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组建数量。

b.企业职工代表提交提案数。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召开次数。

d.企业职工代表人数。

e.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组建率。

30、原始记录具有的特点是( )

a.记录时间的经常性。

b.记录项目的具体性。

c.记录内容的广泛性。

d.记录工作的群众性。

e.记录内容的抽象性。

31、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完成情况一般可分为( )

a.综合分析。

b.预计分析。

c.定期分析。

d.进度分析。

e.专题分析。

3、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

32、简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作用。

33、简述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总和评价的设计原则。

4、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34、论述工作时间的构成。

35、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哪些内容?

5、计算题(本题10分)(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一律精确到2位小数,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36、某企业某月份(30天)公假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2000人,其它情况如下:

计算单位:工日。

求:该企业该月的(1)日历工日数;(2)公假工日数;(3)制度工日数;(4)出勤工日数;(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6)全部实际工日数。

6、综合计算题(本题20分)

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一律精确到2位小数,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37、某能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表:

要求:综合分析计算新、老职工平均工资变动及平均人数变动对企业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及对总工资的影响。

统计学原理10年1月

试卷代号 201 9 广播电视大学2009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开放专科 期末考试。统计学原理 b 试题。2010年1月。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本题共12分 1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 调查单位 b 标志值。c 品质标志 d 总体单位。2 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 企业按...

统计学原理10年1月

试卷代号 201 9 广播电视大学2009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开放专科 期末考试。统计学原理 b 试题。2010年1月。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本题共12分 1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 调查单位 b 标志值。c 品质标志 d 总体单位。2 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 企业按...

2019统计学试卷

个标准差。c 等于2倍的平均数d 等于2倍的标准差。10 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c a 68 的数据 b 95 的数据 c 99 的数据 d 100 的数据。11 随机抽取5名学生,他们一年中购买教科书的费用如下 单位 元 200,25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