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答案汪国良

发布 2020-02-28 12:37:28 阅读 5389

1.解析执:逮捕。

答案 b2. 答案 a

3. 解析明太祖欣赏方孝孺的为人,但并没有重用他。

答案 b4.答案 (1)方孝孺却轻视文学,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

2)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如果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社稷而死。

参考译文。方孝孺,字希直,是浙江宁海人。方孝孺年幼时机警聪敏,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

他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方孝孺却轻视文学,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他曾经卧病在床,家中断了粮食。

家人把这件事告诉他,他笑着说:“古人一个月才吃九顿饭,贫困难道唯独是我方孝孺吗?”他的父亲因为犯法被杀,方孝孺护送灵柩回家乡安葬,哀伤过度感动路人。

丧期满了之后,他又回来继续跟随宋濂完成学业。

洪武十五年,方孝孺因为吴沉、揭枢的推荐,被太祖召见。太祖欣赏他举止端庄严肃,对皇太子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

”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洪武二十五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太祖说:

“现在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蜀献王闻说他很贤明,聘请他担任世子的老师。

等到惠帝即位,征召他担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提升他做侍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常常向他询问。朝廷讨论事情,**们难以作出决定时,有时皇帝就让方孝孺在自己的坐位前拟写批复。

当时编纂《太祖实录》和《类要》等书,方孝孺都担任负责人。燕兵作乱,朝廷商量讨伐他们,诏书和檄文都出自他的手。

建文帝三年,燕兵侵占大名府。方孝孺说:“燕兵长时间在大名停留,暑天下雨,他们就会不战而疲惫。

现在正好他们的奏书到了,应该暂且给他们回复,诏书来往超过一个月,就会使他们将士的战心松懈。等我们商议好形成合围之势,再进兵攻击他们,就不难取胜了。”惠帝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就命方孝孺草拟诏书,派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王。

薛嵓到了以后,燕王没有接受诏书。

第二年五月,燕兵到了江北,皇帝下诏征集四方军队,命令各将领把战船集中到长江上。但是陈瑄却率领战舰投降了燕兵,燕兵就渡过了长江。皇帝非常忧惧,有人劝皇帝到其他地方去避难,再去图谋复兴。

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如果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社稷而死。乙丑这一天,燕兵入城,建文帝**,这一天,方孝孺被抓进监狱。

在此之前,成祖在北平发兵,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成祖,对他说:“城池攻克这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希望你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

”成祖点头答应了他。到这时,成祖想让他起草诏书。方孝孺被召到宫中后,悲痛的哭喊声响彻宫殿内外。

成祖走下坐榻,劝导他说:“您不要折磨自己了,我只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方孝孺说:

“成王在**?”成祖说:“他已经**死了。

”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儿子?”成祖说:

“治理国家要依赖年长一点的国君。”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弟弟?

”成祖说:“这是我们的家事。”就回头让手下人递给他笔和纸,说:

“向天下发诏书,非你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下,一边哭一边骂说:“死就死吧,诏书(我)是不可能帮你起草的。

”成祖大怒,命令在闹市将他处死。方孝孺慷慨就义,时年四十六岁。

5.答案 “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在,表现亡国之痛。

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报国无门的遗憾。

海上心情”:则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苏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节不移的志向。(答对两点6分,答的不全酌情扣分。)

6.答案 (1)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城”之“愁”。

视觉方面:“铁马蒙毡”,整个临安城已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银花洒泪”,花灯流泪,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气氛。听觉方面:

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演出的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

2)“银花洒泪,春入愁城”:拟人。及花灯流泪,春天进到哀愁的城中,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气氛。

3)“高台月明,辇下风光”:虚写。即想象的、回忆中的故国之景。故都往日的景色,而今天在**?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4)“海上心情”:借用典故。借苏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节不移的志向。

5)景以引情,情以衬景。下片抒情,抒发对故国的怀念,满腔的爱国之情何处抒发。

以上五个方面的答案,只要能正确回答两个方面,并能结合诗句正确分析,就给5分)

7.解析 “休戚与共”指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侧重客观存在的关系。死灰复燃:

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东山再起:指失势以后重新恢复地位。“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相看”是指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答案 c8.解析 b.“突然猝死”,成分赘余;c.“措施”和“提高”搭配不当;d.“即使”和“但”关联词不搭配。

答案 a9.解析此话题为学前教育,所以相比较而言②比较适合作为开头句,④⑤构成因果关系,⑤③中“只有”“才”构成条件关系。

答案 b

语文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答案

语文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答案。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小编准备了语文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p14 7 1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李凝幽居唐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 鸟鸣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

寒假作业答案

答案。电解质溶液四 11.解析 由题意知含四种离子的溶液可能是 ch3cooh和ch3coona ch3coona ch3coona和naoh 因为ch3coona溶液呈碱性,所以中性溶液一定是ch3coona和少量ch3cooh的混合溶液 答案 1 ch3coona 2 ch3coona ch3c...

寒假作业答案

1 b 2 a 3 c 不足挂齿 形容事情很小,不值得一提。可换为 微乎其微 水落石出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句中指是干坏事,应换成 东窗事发 滥竽充数 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4 d a项成分残缺,进入 缺宾语中心词b语序不当,即使 放 题目 前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