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发布 2020-02-28 12:36:28 阅读 4774

寒假作业答案。

练习一。1.橘子jú 百舸 gě寥廓 liáo kuò 峥嵘zhēng róng遏止è遒劲qiú灰烬jìn 笔杆gǎn瞳孔tòng 惆怅chòu 轻蔑miè 嘲讽fěng 脊骨jǐ闪烁shuò 不屈不挠náo 震颤chàn 战栗lì 憎恨zēng栖息qī倔强jué

2.b(a、“非非”,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界。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更有利于表现古埃及人想象力的丰富。

b、“行云流水”比喻自由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声等;c、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也可指景色非常优美。d、“光风霁月”指清新明净的气候和景象。

也比喻人胸怀坦荡,品德高尚;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光风”就是雨过初晴的风,“霁月”就是雨雪止后的明月。

3.绝:(横渡)(停止,消失)(隔绝,阻绝)(极,最,非常)(完全,绝对)(断绝)(久远的年代;当代独一无二) (独一无二,超越同等 ) 绝交)(绝命)(达到极点)(陡峭的)(全然)

假:(借)(凭借,借助)(宽容)(假,不真,与“真”相对)(如果、假如)(给与)

4.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连词,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5.(1)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3)枯松倒挂倚绝壁砯崖转石万壑雷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5分)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以壁顶为观察点,(1分)变换视角,(2分)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2分)

细则:答出“以壁顶为观察点”得1分,写出“夸张”并作简要分析,也得1分;“变换视角”答成“俯看(或“近看”) 和“远眺”得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答出“视觉”、 听觉”、 内心感受”中的一点得1分,给满2分为止。

示例:“万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1分),写绝壁突出了它的高,又用细节描写,写怒江发源之远,用“腾”字是写森气之厉,又写作者自己的表现,烘托出怒江,绝壁令人生畏(内心感受,1分)。(合计得2分)

感悟:1)理解十八种手法;2)在答题时学会筛选,宁多不漏。

7.(6分)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2分)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2分)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2分)

建议:冒号前的叙述不作要求。

细则:从“峡谷高峻”“我战战兢兢”“领队勇敢”三个角度判分,答出一点给2分。

示例:描写牛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牛赋予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牛的紧张害怕,通过牛渲染出紧张的气氛,也从侧面衬托出作者自己的害怕和紧张(我战战兢兢,2分)。(合计得2分)

感悟:1)选全角度(环境、人-几类人、主题、情节),宁多不漏;2)适当概括,分条列举。3)字写清楚得分点会高不少。

8.(6分)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2分)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1分)

(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1分)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2分)

细则:1.此题共6分,分为4个要点给分,要点间的先后顺序不计,但注意各要点内不得重复给分。

2.要点一:表现出领队从容不迫或胸有成竹,给2分。如果答出“镇静、泰然处之、沉着、冷静、安然”或“经验丰富、习以为常、见识多”等相近含义均给2分。

3.要点二:表现出领队英雄气概或粗犷豪迈,给2分。如果答出“胆识过人、勇敢、无畏”等相近含义均给2分。

4.要点三:表现出领队认真负责或关爱部下,给1分。如果答出“责任心、责任感、仔细”或“关心”等相近含义均给1分。

5.要点四:表现出领队与下属配合默契或受人尊敬,给1分。

如果答出“与下属心有灵犀”或“威严、有威信”等相近含义均给1分。

感悟:1)选全内容,宁多不漏;2)分条列举;3)字写清楚得分点会高不少。

9.(6分)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深刻意蕴:(4分)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1分)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1分)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1分)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1分)

建议:冒号前的叙述不作要求,答对1点给1分,答对3点给4分。

情感取向:(2分)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建议:冒号前的叙述不作要求,答对1点给1分。给满2分为止。

细则:1.此题共6分,分为“深刻意蕴”和“情感取向”两部分来评分。

2.“深刻意蕴”**,满分4分,注意不能只是具体描述人、物、景怎样,必须能抽象出来表述意蕴。分为3个要点给分,要点间的先后顺序不计,但注意各要点内不得重复给分。

1)要点一:人们应该接受挑战或战胜艰险,给2分。如果答出“应该勇敢、不能软弱畏缩”等相近含义均给2分。

2)要点二:体现了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给1分。

3)要点三: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给1分。

3. “情感取向”**,满分2分,分为4个要点给分,要点间的先后顺序不计,但注意各要点内不得重复给分,答对1点给1分,答对任意2点以上(含2点)给满2分。

1)要点一:对自然之景的赞美。只要答到作者对自然之景的正面情感,即可。

2)要点二:对人的赞美。只要答到作者对驮队、领队、汉子等的正面情感,即可。

3)要点三:对牛的批评。

4)要点四:对原始、野性、阳刚的赞美。

感悟:1)意须从文章的具体人虚化到所有人(类)的高度;2)写全角度,宁多不漏,适当概括,分条列举。

关键提醒:题6,考查的是“怎么写”的,只要知道怎么写的方法,那只要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学会分类、辨析、运用一定量的方法,那么答这道题就会相对容易,得分低于3分是很困难的(这道题高考平均分为1.9分)。

题7,既然是从“写了什么”的角度考查,那么我们来分析“写了什么”,主要从物、景、人、事四角度分析,文章写了牛、怒江环境、“我”和领队和其他汉子、飞渡峡谷事,四项内容互相联系,因此写“牛”必然对其它三项产生作用和影响。试列如下:写“牛”侧面写出怒江的高峻,写“牛”其实衬托出我的胆怯,写“牛”反衬出领队和其他汉子的勇敢,写“牛”反衬出人飞渡峡谷的无畏。

题8比题7要容易一些,“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第一步是从文中找齐八处写领队的文句,第二步是逐一分析形象,比如“稳稳地坐在马上”写出了汉子从容和英雄气概,等等。

题9要求**文章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其实“深刻意蕴”就是“理”,要想多得分就得答得丰富,如何丰富?就得从作者丰富的写作对象入手。主要有物、景、人、事四角度。

拟设计“深刻意蕴”答案如下:物——牛——不要像牛那样软弱畏缩,景——峡谷——自然是艰险而美丽的,人1——“我”——人在磨练中成长,人2——汉子们——团队协作是重要的,事——飞渡峡谷——人要战胜自然艰险。(答对2点给4分) 再说“情感取向”,其实就是“情”。

拟设计“情感取向”答案如下:物——牛——鄙视,景——峡谷——赞美,人1——“我”——先贬后褒,人2——汉子们——赞美,事——飞渡峡谷——赞美。(答对2点给满分)

10.a望文生义b感**彩不明c望文生义d对象误用。

1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1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13.鸣凤本是一个安守“天命”的仆人。对现实毫无反抗意识。她和觉慧少爷相爱了。

封建社会的黑暗一次次冲击着这个单纯天真的女孩。在鸣凤面临着要成为冯乐山的小妾的危机时,她开始要反抗,当她意识到觉慧已经不能给她真正的爱情时,鸣凤便毅然选择用死亡来证明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贞。

练习二。1.炫耀xuàn 沉湎miǎn 眷恋juàn 溺爱nì苟延残喘chuǎn 遨游áo 翱翔áo 召唤zhào藐视miǎo 恪尽职守kè 吮吸shǔn教诲huì斟酌zhēn 水泵bèng瞠目结舌chēng商榷què 思忖cǔn 抹煞shā骨骸hái 忐忑tè

2.d(a项重复、赘余,多余的修饰语造成语意重复,把“许许多多”去掉;b项自相矛盾,“日前”和后面的“将”矛盾;c项不合逻辑,前后照应不周;“技术上要求极高”是对“修复完好”而说的,并不包括“否”,应为“……而是要完好修复,在技术上的要求极高。”)

3.适(到---去)(好,出嫁)(顺从,适合)(恰好) (刚才)(流放,贬取)(适应,顺应)

如(往,到……去。)(似,像。)(及、比得上。)(按照。)(或者。)(复合词“如何”,“如……何”怎么办,奈何。)

4.(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用作疑问代词,作宾语, “什么”译时,“何”要后置。)(用作疑问代词,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用作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 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小编准备了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供参考。寒假作业 一 参 a省悟 不省人事都读x ng b.殉职 徇私枉法都读xn着想 着手成春均...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 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小编准备了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供参考。寒假作业 一 参 a省悟 不省人事都读x ng b.殉职 徇私枉法都读xn着想 着手成春均...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 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小编准备了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供参考。寒假作业 一 参 a省悟 不省人事都读x ng b.殉职 徇私枉法都读xn着想 着手成春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