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作业辅导

发布 2020-02-28 03:13:28 阅读 4332

心理学作业1

第1—4章)

一、填空题。

1.早在2023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2023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等。

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通过对被试的日记、作文、试卷等活动成果来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产品分析法或作业分析法。

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1.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1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4.“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6.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在2023年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17.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9.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 分钟。

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1.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

22.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

2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小。

24.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

25.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

二、选择题。

1.下列学者中,较早地论述了身体先于精神,精神依附身体的是c 。

a、王充 b、范缜 c、荀况 d、孟子。

2.心理学史上,采用“内省”法以**人“心”之结构的是b 。

a、亚里士多德 b、冯特 c、洛克 d、杜威。

3.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d 。

a、马斯洛 b、罗杰斯 c、詹姆斯 d、华生。

4.以记忆、理解、想象、思考等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是a 。

a、认知观点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观点 d、行为的观点。

5.用潜意识、死本能等观念解释人类行为内在动力的是b 。

a、认知观点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观点 d、行为的观点。

6.认为心理学只能研究可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的是d 。

a、认知观点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观点 d、行为的观点。

7.人们能明确感觉到、知觉到并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d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个性心理 d、心理过程。

8.为着高考,坚持不懈地做各种练习的过程是c 。

a、心理状态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心理特征。

9.根据预先制定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心理差异的方法是b 。

a、问卷法 b、测验法 c、访谈法 d、调查法。

10.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b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选择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11.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不属于外部感觉的一项是c 。

a、视觉 b、听觉 c、机体觉 d、肤觉。

12.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刺激引起的。下列不属于内部感觉的一项是a 。

a、味觉 b、机体觉 c、平衡觉 d、运动觉。

13.在光的刺激下,我们会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感觉,反映出光波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三种属性。下列不能反映视觉特性与光波特性相匹配的是b 。

a、明度——光的强度 b、色调——光的强度

c、色调——色彩的差异度 d、饱和度——色彩的深浅度。

14.听觉特性不能与声波的物理特性相匹配的一项是a 。

a、音高——声波的频率 b、响度——声波的强度。

c、音色——声音的特色 d、音高——声波的强度。

15.不是知觉活动基本规律的是b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适应性

d、知觉的理解性。

16.“月明星稀”现象可以用b 来解释。

a、继时对比 b、同时对比 c、差别对比 d、联觉现象。

17.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a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阈限。

三、判断题。

1.教师只要能很好地掌握教育经验总结法就可以独立进行心理学的有关课题研究。(×

2.唯物主义者都能正确地解释心理现象。(×

3.为了促进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我们要设法消除其抑制过程。(×

4.条件反射只有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才能形成。(√

5.巴甫洛夫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6.胎儿在母腹中形成脑器官时,就有了意识和心理。(×

7.由于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学生在学***现分心是正常的。(√

8.就心理学本质而言,错觉和幻觉是一样的。(×

9.心理既然是一种观念,就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10.在心理过程中,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

11.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学生的心理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这说明人的心理是先天的。(×

12.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心理学辅导

心理学辅导1 1至4章 第一章概论。本章围绕什么是心理学这个基本问题,对心理学的概念 性质 研究领域,以及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等问题作一简要概述。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考前辅导

心理学考前辅导 论述题 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各方法的特点。2.如何保护并利用好自己的大脑。3.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简述需求层次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评述。5.论述归因理论及其价值。6.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7.自卑情绪的控制。8.过度焦虑情绪的控制。9.结合实际分析人格...

心理学辅导试卷

江苏教育学院。心理学课程考试试卷。命题人 田燕审题人 李斌试卷编号 第 a 套 a b 姓名系级班学号成绩。一 选择题 每空1分,共20分 1 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 外显性 简缩性b.观念性 内隐性 简缩性。c.物质性 外显性 展开性d.观念性 内隐性 展开性。2 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