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习题5 1 1课后作业

发布 2020-02-23 23:05:28 阅读 6127

5.1.1 质量守恒定律。

11.(2015·贵州)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宏观: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总质量。

b.微观: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中的x为p2o5

d.煤燃烧后灰渣质量小于煤,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12.(2014·贺州)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2mg+

o22mgo、3mg+n2mg3n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1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的镁带和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相等。

b.蜡烛燃烧,固体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水分解的质量等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g碳在b g氧气中充分燃烧,一定能生成(a+b)g二氧化碳。

14.(2014·牡丹江)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

一定的应用前景,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6h2o+

2___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中的另一种物质为n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氨气与氧气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生成。

物的质量总和。

d.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氯化钾,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g;(2)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剩余固体,则。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g,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g。

1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

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2)煤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小。

17. (中考·昭通)(1)在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将一根用。

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

质量为m1。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反应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

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发现m1>m2,该。

反应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在燃着的镁条。

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

录所称的质量为m3,则m1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m3,原因是2)氧气面具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x+o2,则x的化学式为。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

二、补充题目:部分题目**于《典中点》 选做题。

18.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我国从2024年5月1日起,酒驾入刑。

“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第18题)由“”聚集成的物质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

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3)已知m1 g

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 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m1___填。

>”“或“<”m2。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

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

19.(2014·济南)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将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

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

其他操作均正确,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___填序号)。a.

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b.该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d.

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一。必做题。

点拨:本题采用本质分析法解答。煤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和烟尘等逸散到空气中去了,所以质量减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点拨:解图像题的方法是:“一看二点三走向”。

一看坐标表示的是什么量,二看图像的起点和终点是否正确,三看图像的走向是否合理。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氮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和氮化镁的质量之和,不管密闭容器内的物质是否完全反应,容器里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符合要求的是选项c

点拨:镁带燃烧实质上是镁与氧气反应,故参加反应的镁带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故a错误;蜡烛燃烧,实质上是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虽然蜡烛固体不断减少,但燃烧掉的蜡烛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质量之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水在通电时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故c正确;a g碳在b g氧气中充分燃烧,如果恰好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b)g,如果有一种物质过量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小于(a+b)g。此类题均可运用守恒法解答。

点拨: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另一种生成物为n2,故a正确;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nh3中氢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为-3价,故b错;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分子,故d正确。

15.(1)a-c (2)a+b-c;b

16.(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细铁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2)煤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及烟尘等扩散到空气中去了,所以煤燃烧后质量变小。

17.(1)遵守;小于;镁条燃烧时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的质量包含了参加反应的氧气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合理即可) (2)na2co3 (3)①②方法规律:本题运用本质分析法、守恒法解答。

(1)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镁带燃烧产生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使燃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固体质量小,如果把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故m1二。选做题。

18.(1)h2o (2)可能;2∶1;化合反应 (3)<;镁条燃烧产生的氧化镁部分以白烟的形式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19.(1)反应前、后 (2)②有气泡产生 ③c方法规律:本题用实验**法解答。

(1)要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就要比较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因此应该把反应前和反应后整个装置的质量都测出来,然后进行比较。(2)②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有co2气体生成,因此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③由于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中由于气球膨胀,受到的空气浮力增大,因此天平的指针会向右偏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习题

11.在反应c2h8n2 2r 3n2 4h2o 2co2中,r的化学式是。a n2o4 b no2 c n2o d ch4 12.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碳 氢 氧3个元素组成b 一个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c 分子中碳 氢 氧原子个数比这38 26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分子和原子 教学设计 作者 冯春菊 课堂教学评价技能与方法广西崇左天等课堂教学评价技能与方法四班 评论数 浏览数 2 801 发表日期 2010 12 08 22 18 52 一 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子和原子是本教材的一个难点,因为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充满神秘色彩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二检测习题人教版

期末测试 二 满分 100分 限时 60分钟。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2分 1.2015安徽中考 下列生产 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 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a项,冰雪融化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属于物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