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数学规律的寻觅发现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间的关系,并学会用解决一些类似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一张作业纸、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创设情境,初步认识一一间隔排列。
教师课件准备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袋,里面装着一串黄白一一间隔排列的球。)
教师依次拉出5只球:黄、白、黄、白、黄,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球的颜色,说说怎样想的。
小结: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方式我们可以叫它“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板书)。
2.在生活中寻找一一间隔的实例,体现出规律存在的普遍性,数学源于生活。
比如:白天和黑夜、马路边电线杆和广告牌、窗框和玻璃、树木和空档、桌子和方凳等等,丰富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的认识。
3.课件出示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让学生感受一一间隔的独特美。
提问:看到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二、自主** ,研究规律。
1.出示**,寻找间隔。
课件出示主题图,寻找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
2.填写**,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填**。
数量。数量。
第1组。夹子。
手帕。第2组。
兔子。蘑菇。
第3组。木桩。
篱笆。第4组。
青菜。萝卜。
学生完成**。
学生汇报,引导发现:前三组中两种物体个数相差1个,第四组中两种物体个数相等。
提问:同样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为什么有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个数相差1个;有的排列中,两种物体个数相等?
3.讨论交流,集中反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让学生自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突出让学生自己去“找”。
学生向全班说明自己的发现:第一组中两端的物体都是夹子,第二组中两端的物体都是兔子,第三组中两端的物体都是木桩,第四组中两端分别是青菜和萝卜。
从而发现:上面3组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而第四组中排在两端的物体不同。
分别讨论两端相同与两端不同的两种情况,引导学生小结:如果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那么排在开头物体比另一物体多1个;如果排在两端的物体不同,那么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师:如果我们不用数的方法比较每组中两种物体的个数,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比较方法吗?
引导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解释规律,教师课件演示。
4.借助“礼物”,验证规律。
借助导入时使用的一串球,观察:两端球的颜色不同时,两种球的个数相等:两端球的颜色相同时,两种球的个数相差1个。从而检查与前面发现的规律是否一致,让学生体验规律存在的一般性。
5.实际应用,巧妙拓展。
出示几组一一间隔排列的作品,比一比每组中两种物体的个数。
课件依次出现,一组排在两端的物体不同,一组排在两端的物体相同,一组围成一周的一一间隔物体。)
讨论分析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时,如果围成一周,那么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怎样?
小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围成一周,那么两种物体的个数也相等。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兔子乐园里有一座石桥,石桥的一边共有40根石柱,每两根石柱中间装一块石板,这座石桥的一边共需要多少块石板?
提问:你是怎么理解“每两根石柱中间装一块石板”这句话的?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指名口答,列出算式:40-1=39(块)。
2.在一个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一共要栽( )棵桃树。
指导学生认真读题,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分析。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模拟锯木头,寻找锯成的段数与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展示学生的作品,介绍是怎么表示的,说一说锯成的段数与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联系今天所学的规律解释木段和切痕之间的个数关系。
4.小兔们计划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兔子乐园。现在已有12盆黄花,需要多少盆红花来搭配?
提问:有什么设计要求?比比谁的设计更有创意!
学生独立设计。
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作品:介绍自己是怎么设计的,需要多少盆红花?
通过学生不同的设计,让学生分情况进行解释说明。如围成一周,两种物体个数相等。排成一行,若首尾相同,则开头物体比另一物体多1;若首尾不同,则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让学生在解释说明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从不同中发现相同,这些花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师: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02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评优课《观察物体》教案之三
2011年江苏省小学数学评优课 观察物体 教案之三。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6 87页。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比较,初步认识物体的正面 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 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性质,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同时只能看到三个面。2.在观...
202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评优课《认识线段》教案
2011年江苏省小学数学评优课 认识线段 教案。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8 49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的过程,会用语言描述线段特征。会找 数 折 画 连线段。2.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202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评优课《认识负数》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 3例1 例2及 试一试 练一练 p6练习1第1 6题。教材简析 认识负数 是学生在已经认识了自然数 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对负数的初步了解和直观认识。因为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学生经常有机会接触到负数,已经有了一些关于负数的生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