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高考历史新课标 卷分析

发布 2020-02-05 10:03:28 阅读 4918

2023年全国高考历史新课标ⅰ、ⅱ卷分析与教学启发。

致2018届高考考生。

历有秘诀,尽心则无悔;史无捷径,功到自然成】

整理时间:2023年8月29日。

2023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不出所料,各种吐槽都有,但大体分两类:支持和批判。教育部考试中心也第一时间将试题分析发出来,对2023年高考特点分析定了调子,圈了范围。

总体看,持肯定态度的多,批判的声音少。高考题像春晚一样,尤其是作文,不分专业非专业,都能找到各自的“槽点”。专业的分析试题背后的出题意图,非专业的讨论试题本身的内容。

对历史来说,专业的讨论多些,非专业的甚至不感兴趣。我姑且也凑热闹说说对今年试题的看法。

一、试卷结构与排版。

今年试题结构按通史体例编排的更明显,由于政治原38题拆分为两题,导致ⅰ和ⅱ卷的历史材料题往后顺延一题,从41题开始;由于地理选考题少了一题,所以历史选做题的题号最终未变。ⅲ卷的材料题必做部分题号未变,选做部分因地理选做少一题,导致历史题号提前,从44题开始。题号的变化对学生的考场应变能力是很好的考验,也提醒老师和学生在复习中不能“唯规律是从”。

各套试卷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必修部分分值比例如下:

表一:全国新课标试卷中国史、世界史分值统计。

必修部分ⅰ卷中国史、世界史分值比例近似1.2:1(55:

45),ⅱ卷分值比例近似2:1(67:33,64:

36)。选修部分中国史两题(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各一题),世界史一题。ⅰ卷与2023年(中外史比例2:

1)相比,明显增加了世界史的考查。ⅰ卷世界史分值的增加都出现在中外对比中,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看,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ⅰ卷走在高考改革的前列,是试验田,ⅱ、卷在逐步过渡。

二、试卷主要特点。

1、语言阅读障碍降低,难度上总体平稳。选择题基本摒弃了难懂的文言文,题干阅读量与去年大致相当,第41题的材料文字控制在370—之间。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难度总体平稳,最难的ⅰ卷中,选择题的题难度较大。

42题的开放类试题材料易懂,要求较高,学生得高分不易。ⅱ、卷。

2、契合社会热点,体现核心价值观。三套试题都对当下的社会主题有所体现,精心选择能反映时代主旋律,又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创设新情境,立足知识和能力考核目标设计问题、组织答案,引导考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正确价值取向。如ⅰ卷抗日战争、改革红利全民共享、二十国集团与全球治理(2023年十大学术热点)、民族主义、工资改革,ⅱ卷中的恢复高考40周年、弘扬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市治理、国企改革、反腐倡廉、科技发展(工业4.

0);ⅲ卷国家统一,近代中西方冲突,法制、经济改革等都是社会、学术热点。

3、依托主干知识,完善考查途径。全国卷三套题命题均以主干知识依托,突出了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的综合运用和试题形式、设问的创新,这使得高考试题的考查方式更多样化、设问形式更贴合学生实际;试题还充分落实了考试大纲中提出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如ⅰ卷的42题以**列出14——17世纪的中外事件,学生对所列事件并不陌生,平时训练中常出现的中外对比,让学生有些许熟悉的感觉。

ⅱ卷第42题,选取的材料以“钟表的演变”为主轴,信息涵盖面广泛,给学生创设了充足的思考空间和答题空间,同时设问开放,能让考生有话可说。相比而言,ⅲ卷的41题更常规一些,依托中西冲突自拟论题,与2023年的“冲突——反应”模式有类似之处。

4、立足历史概念,凸显学科素养。历史概念有时空确定的特点,有特定的指向,它所界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都是确定的。学科素养的提升也体现了对历史概念的清晰认知,强化历史概念的考查,符合考纲中提出的“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目标。

以历史概念带动考查学科思维能力,侧重阶段特征、时代背景、重大历史问题的关联、影响与评价,最终促使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全国三套卷涉及的历史概念如下:

表二:2023年全国卷涉及历史概念统计。

5、强调唯物史观的指导。2023年考纲明确指出:“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卷的命题很好地贯彻了这一要求。如:ⅰ卷29题体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ⅱ卷33题、35题体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三套卷子对改革的考查体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改革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教学启示。

高考决定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从2023年和之前的高考试题中,可以明显看到高考改革与课程标准过渡的意图,把握高考动向,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1、挖掘教材史料,精选新史料。教材中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地图、**等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史料,合理利用并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既可以完善教材中的论点,也可以帮助学生质疑教材中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论证过程。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及时补充相关的新史料,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更好地在历史教学中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坚持“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2、厘清历史概念,提升学科素养。高考题依托主干知识,对阶段特征、历史概念的考查越来越突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契合考纲的四项要求,在教学中得到了实践和更多的认同。今年的高考题对学科素养的考查贯穿始终。

如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在今年的试题中有突出的展现,并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因此不妨适当延长一轮复习时间、创新复习形式。

3、重视历史小**。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平时的小**练习,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史料进行分析和运用,形成历史逻辑思维,扩充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科素养。

4、融入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历史不能只研究故纸堆,还应关注身边事、关注国家发展,明确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更好服务于社会。全国卷对民族主义、科技创新、资源状况、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国家法制建设的思考等等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热点都有涉及,不刻意回避。

文科生平时的学习也应加强对社会的了解,把握时代脉搏。

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与山东卷比较

挑战与机遇 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与山东卷比较。总体来说,相对于山东卷,新课标全国卷能力立意更明显,考试的选拨性功能更突出,试题质量更好。具体表现在 1.文字量大,信息多,答题时间更加紧张。同时,答案比较简洁。做2014年30题时,我一遍题干读完,选不出来,看了答案,想,难道还要知道上海的电影制作比北...

2023年高考 全国新课标卷 历史开放性试题评卷分析

恒心 2015年高考 全国新课标 卷 历史开放性试题评卷分析校对 李炳璋。41.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 卷 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 科学技术 劳动力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

202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在命题的指导思想 试卷结构等方面延续了近年来高考新课标历史试题的基本风格,围绕学科主干知识,以考查学科能力和历史素养立意,符合课标和课改精神。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 试题稳中有变,注重人文关怀。试题在结构形式 内容分布 阅读量 难易程度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