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达标测试二(第二单元)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b.玻璃破碎c.冰块融化 d.铁丝弯曲。
2.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燃着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红磷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5.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 b.红磷铁丝 d.木炭。
6.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7.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d.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者排水集气法。
8.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和性质都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氧化剂反应物催化剂生成物。
9. 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
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
10.人们制取氧气的方法非常多,如分离空气、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高锰酸钾等,椐此你认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制取氧气的原料必须含氧。
b.上述制取氧气的方法实质都是分解反应。
c.制取氧气可以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
d.制取氧气的原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填在相应的括号内,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与填充各1分)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河水b.空气c.二氧化碳d
12.下列物质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a.水b.过氧化氢c.空气d
13.下列现象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是。
a.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生成蓝色沉淀。
c.生成黑色固体d
14.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作燃料b.作食品保鲜剂 c.支持燃烧d
15.下列是空气中含有的纯净物的是。
a.五氧化二磷b.过氧化氢c.氧气d
三、填空题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41分)
16、(1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的目的是什么,将编号填在括号内。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仪器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d、防止污染空气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洁净的烧杯中。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4)在氧气中燃烧细铁丝时,集气瓶底放少量水。
5)在氧气中燃烧硫磺时,集气瓶底放少量水。
6)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瓶塞取下后要倒放。
17、(14分)a、b、c、d、e是常见的五种物质,他们。
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
去)。已知b、e为黑色固体,c是一种约占空气总。
体积21%的气体,a、d为液体。据此判断:
1)写出物质a的名称。
2)请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c
3)b在反应①中所起的作用是该反应属于反应。
4)写出②的文字表达式。
5)木炭在c中燃烧的现象该反应属于反应。
18、(4分)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氧气的这一特性,使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也正是由于氧气的这一性质,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某些情况下,要使物质与氧气隔绝。请你从以上两个方面各举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应用氧气。隔绝氧气。
19、、(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
硫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一种暗紫色固体分解生成三种物质。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
20、(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你能解释下列现象:
1)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中。
2)从冰箱中拿出的矿泉水,在空气中放一会儿,瓶外壁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含有。
3)盛石灰水的细口瓶,瓶内壁上有许多白色的物质,是石灰水跟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该变化是变化。
四、实验与**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21、(10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生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市场上有些食品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小叶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假设小叶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假如你是商家,你对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有什么要求呢?(至少说出两点)
22、(4分)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条熄灭,向d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填物质的化学符号):
a是 ;bcd是 。
23、(12分)右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装置图。指出图中三处操作错误:
2)图中实验器材有橡皮塞、导管,试管、集气瓶、水槽、
铁架台,还有 。
3)以下是实验步骤,将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检查气密性 c.熄灭酒精灯 d.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e.收集气体 f.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g.从水中撤离导管。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撤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语文九年级下人教版新课标第二单元
变色龙 教案。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能理清课文的故事情节。2.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教学重点 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课前学习 1.了解作家作品。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堂学习 一 导入新课。由自然界存在的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复习。教学设计 普定县二中 韩雯。复习目标 1 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 知道空气的组成和保护措施 3 掌握氧气的性质 4 掌握氧气的制法 5 理解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的含义及区别。知识要点 一 空气。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二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三 空气的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一 精心选一选,请把唯一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每题2分,共38分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 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下面四幅实物图,不涉及氧气的用途的是 abcd.3.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a.填充空气 b.填充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