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凉州词教案沪教版

发布 2024-03-29 22:50:11 阅读 1042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凉州词教案沪教版。

教学内容:凉州词。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读悟诗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解题,读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二、初读感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2、学生按要求学习3、汇报。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3)质疑。三、赏析。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

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

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

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

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

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

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四、拓展延伸。

1、学生交流背诵其他的边塞诗(略)2、教师推介。

布置作业:1、默写。

2、积累其他的边塞诗。附送: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凉州词教案1沪教版。

教学目标。1读正确,读通,读有节奏,即字正腔圆的读好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想象画面,体会戍边战士的思乡但不能回乡的情感以及戍边将士豁达的情怀。读出诗意境,唱出感受,达到自然成诵。

3课外拓展王翰《凉州词》,渗透两首《凉州词》的不同。教学重难点。

感受王之涣的《凉州词》的古诗意境,读出自己对这首古诗蕴涵的情感(感受诗悲中不失其壮的基调)。教学过程教学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阶段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体现自主学习。二、教学过程(一)导入:

迄今1000多年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颠峰时期。盛极一时的边塞诗,确乎前无古人,这其中当首推王之涣的《凉州词》。板书:王之涣《凉州词》。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么?

预设:生提问:“凉州”在哪儿?“词”是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为什么两首诗一样?……师及时鼓励学生会动脑筋,想问题。)

1出示唐代地图(标注:黄河,凉州)。师随机介绍“凉州”:地名,指墩煌附近,今甘肃武威。地处西北,十分荒凉。

2词呢?唱词。

3释题:(可以先请学生说)预设:“其实凉州词准确的说,不是诗题。

它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为它填词,便有许多首凉州词了。4作者简介:师:

你们了解诗人王之涣么?预设:(1)可以随机指名,请学生说,2)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或没有查好资料,师介绍。

师:其实《登鹳鹊楼》就是他写的,正是一曲《登鹳鹊楼》和我们今天要学的《凉州词》,使他跻身于唐一流大诗人行列。出示幻灯片(指名读作者简介)。

过渡:想读读这位人称“小**,大诗人“的作品么?(二)初读古诗:出示幻灯片,提出读的具体要求:1自由读(至少两遍)。

2指名读,听后评读。(老师或学生评)

过渡:如果说初读古诗的第一步,那么读出感觉,读出味道那才是我们读好诗的更高境界。(三)感悟诗句前两句。

1轻声读前两句诗,找出自己读的感觉,并且或写或勾做上自己习惯的学习标记。2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自己感觉到的。3指名读。(要求说感受,读出感受。)4师或生听后评议。

学习前两句诗预设:学生可以从第一句里找感觉,也可以先从第二句谈起。课堂师要随机引导。若学生先体会第一句,则重点点拨:

1)解决“远上”的意思。老师用手势和眼神带。(自下而上)

2)听**,师:提到“黄河”用什么词语可以形容它?(自由抢答:汹涌澎湃、磅礴、气势宏大……)3)谁带着你的想象再来读,其他同学闭眼听想象画面。(4)听后评读。

5)你听了这样的朗读后,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高远辽阔感)(6)想象画面,同桌加动作自由读,听后说说他哪读的好?若先体会第二句,则重点点拨:

1)谈自读后的感觉。(孤)“孤”什么意思?师及时鼓励孩子的感受。(2)你们也这样读读,体会孤的感受。

3)解疑(胡兴业同学提出的疑问):“片”的意思是什么?师:是呀,为什么写“一片”而不是“一座”呢?预设:a学生自己争取解决。

b师引导。进情境——诗人由高远辽阔的黄河,笔锋一转,把视角拉下来,远望,不觉咏出——个人接读第二句。c如果读不出“片”(单薄,小,)的感受,师随机指导这个学生:

再远些,再远些看,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此时,再说你(你们)的理解。指名说或自由说。

(师注意捕捉学生的零散感受。(“座”呢,城比较高大,厚实的感觉。写“片”更突出了城的孤,单薄,小。

犹如一片小小的树叶。更加有种悲凉,危险的感觉……)4师:想看看这“片”城么?

(课件)

5配乐《凉州曲》创设情境:(师语速缓慢地)茫茫戈壁,假如你是戍边战士,盛夏骄阳似火,大漠之上——(生接读:“一片孤城万仞山”。

)秋风飒飒,中秋月挂梢头,——生接读:“一片孤城万仞山”。)冬夜北风寒,雪花漫。

天飘——(生接读:“一片孤城万仞山”。)此情此景,身处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两个词说说。(指名说,生:凄凉,苍凉,寂寞,孤独……)

6小结:前两句诗,如果说首句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黄河的气势磅礴和天空的高远,用一个字“壮”(板书“壮”),那么第二句则更侧重的守城战士环境和内心的描写,我们也用一个字概括:“悲”,(板书“悲”)。

这真是壮中有悲,悲中有壮呀!

7自己再读读,体会体会这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8个人展示读。(ppt)(师再评:我听出你在突出“一”和“万”,对比读中,反衬了城的“孤”“单薄”和战士内心的凄凉感。真是用心在读啊!

过渡:如果说前两句是“画意”,那么后面的“诗情”又是什么呢?(四)学习。

三、四句。1轻声读。

三、四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么?(预设:谁怨谁?“何须怨”又是什么意思?……2解疑。出示ppt(1)“何须”什么意思?

2)“何须怨”呢?(不必怨。)谁不必怨谁?(羌笛不必怨杨柳)。

3)看着大屏幕诗句,学生试着说诗句大意。追问:为什么“不必怨”呢?(怨也没用,无可奈何的感受。)(4)试着读出这种感受。(5)指名读。

6)师生评读。(师随机评:“我还听出了你的怨愤之情”。)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怨愤朝廷的漠不关心;所以突出“春风”一词的朗诵。)

3师:然而,一个“何须怨”,道出了将士心声——保家为国,(板书:保家为国),表达了他们豁达的胸怀。怎么读出这情怀?自由读——指名读——范读——指名读——学生自评。

4回读全诗:同桌互读,读后评议他哪读的好?——展示个人读——大家评议。5学唱古诗。****《凉州词》。

古诗是可以唱的,想唱么?让我们唱中表达心中的感受。1遍:

轻声学唱。2遍:自由大声唱。

3遍:起立,加动作,眼神,有滋味的吟唱。(自然课堂呈现熟能成诵的感受。

)课外拓展:

师过渡:同学们,还有一首与此题目相同,内容相同,感情相近的诗,但表达将士的情怀直接,更豁达。出示ppt王翰《凉州词》,相信你们用刚才的方法,一定能很快进入角色的。

1自由读,找感受。2小组交流感受或读出感受。

3小组赛读。形式自己设计。读后学生互评,或者老师评议。

4试着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可以从题目,作者,诗表达的情怀,内容都是边塞诗…..这些都要因学生学情而定。也可以提问质疑,师随机解疑。

六)作业:把两首《凉州词》朗诵(也可以唱)给家长听。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不超过)

一、尊重学生个体感悟: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读自悟自批,让学生用几个词来表达读完前两句诗的感觉,再引导学生静心轻读《凉州词》,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学生会在古诗词句中。

捕捉“感受”的**。

二、紧扣诗眼,从带给学生感触最深的“孤”字入手,以质疑“片”,加深对意境的感受,再配乐朗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三次接读,让学生在哀怨悲壮的**感染下,为情所动,随情而读!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

三、朗读指导有目标,分层次,讲实效:定了“三步读诗法”,即“字正腔圆——读出感觉——读出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

四、大量课外拓展,如课前题目的理解等,直至课后的拓展阅读王翰的《凉州词》。

二年级古诗诵读

春夜喜雨。唐朝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作者 杜甫 712 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注释 发生 指 发生 雨,即下雨,落雨。这两句说,春雨及时而来,好象雨也晓得大地上什么时候需要它似的。潜 悄悄地。润物 指滋润土地草木。这...

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教案。一 1 枫香小学潘光凤。1 元日。宋 王安石。教学内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 t 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4个生字。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 屠苏 曈曈日 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两首诗的大意。4 通过诵读,联系实...

二年级语文下 古诗诵读

1 会认4个字。2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3 借助图画了解诗文大意,感受诗中描述的美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和诵读古诗。教学难点 读准扫 拾的音 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述的美景。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 参与者。要使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