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发布 2024-03-24 07:10:12 阅读 4689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学校**教师。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在学习中理解诗歌的意象美、语言美等特点。

2.了解朦胧诗的特征和创作背景。

3.培养学生**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

2.领悟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在阅读过程中质疑**、有所发现。

3.用合作**的方式释疑。

4.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情感。

2.把握诗中蕴含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训练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曾经,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华夏文明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

一群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现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气息,创作了一篇篇精彩华章,装点着中国以及世界诗坛,成为耀眼的明星。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闻名文坛。其诗既有鲜明的时代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感情发自内心,细腻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代表作有《致橡树》《神女峰》《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2.背景资料。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1978年12月,中国迎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人们看到了祖国的贫穷落后,热切盼望着祖国早日变成现代化的强国,并且决心为祖国的强盛奉献自己的一切。

诗人敏锐地捕捉并艺术地表现了祖国人民的这种感受,面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情景,以自己独有的抒情方式写下了此诗。

3.知识链接。

1)朦胧诗的概念。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其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特征。

2)朦胧诗的艺术特征: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有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定”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象征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宣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尤其重视把外部的韵律和内部的韵律结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3)代表诗人:北岛(代表作《回答》《一切》)、顾城(代表作《一代人》《弧线》)、食指(代表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江河(代表作《星星变奏曲》《纪念碑》)等。

4.文体知识。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内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直率陈述和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按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可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等;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

5.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熏黑(xūn) 隧洞(suì)

蜗行(wō) 干瘪(biě)

淤滩(yū) 驳船(bó)

纤绳(qiàn) 簇新(cù)

胚芽(pēi) 笑涡(wō)

绯红(fēi) 伤痕累累(lěi)

迷惘(wǎng)

薄纤。2)词语释义。

隧洞:在山中、地下或海底凿开或挖掘成的通路。

蜗行: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行,比喻行动迟缓。

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

路基:铁路和公路的基础,一般分为路堤和路堑。

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用来运货物或旅客的一种船,一般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

飞天:传统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飞舞的神。

簇新:极新;全新。

胚芽: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胚芽突破种子的皮后发育成叶和茎。

笑涡:笑时脸颊上现出的小圆窝。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3)词语辨析。

迷惘”和“怅惘”两个词都有“失意,精神恍惚”的意思。“迷惘”侧重于“迷”,指由于分辨不清而深感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怅惘”侧重于“怅”,指由于内心伤感或有心事而没精打采。

三、合作**。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诗一共有几节?每节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示例:一共有四节。第1节写祖国在漫长岁月中所经受的苦难。

第2节写人民在贫穷的境遇里充满希望,盼望着美好生活变成现实。第3节写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祖国又焕发了新生。第4节写“我”的宣言——要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

2.这首诗可以划分为哪两部分?这两部分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答案示例:第1节和第2节为第一部分,第3节和第4节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第二部分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

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

3.请你简要分析作者在整首诗中的情感变化。

答案示例:作者在第1节中回望祖国所经受的苦难与现实的贫困,心中是痛苦的,悲伤的;第2节承接第1节的情感,虽然痛苦,却看见了祖辈们痛苦的希望;第3节则因为看见了簇新的理想,看到了全新的希望,作者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喜悦,是激动;第4节激动喜悦进一步得到升华,表明了要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愿望。

二)精读课文,内容**。

1.第1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含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写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两个意象,象征祖国的贫穷落后和长期停滞的生产力;“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进一步概括了祖国的饥馑、闭塞和百废待兴的状况。

此节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祖国灾难深重的过去,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数百年来饱经沧桑的祖国的感伤和沉痛之情。

2.第2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答案示例:通过直抒胸臆来描写祖国的过去,表明祖国的“贫困”“悲哀”,这也是对前节中诸意象的诠释,长期蜗行摸索于黑暗的隧道里固然是贫困,而驳船的纤绳深深勒进肩膊则是悲哀。同时又用“‘飞天’袖间”的“花朵”象征着希望。

这一节起着过渡的作用,从“贫困”“悲哀”过渡到希望之中。作者在此处的情感与前节是一以贯之的,仍旧带着深沉与悲痛,但其中又带着一股看向历史的自信与看向未来的希望。

3.联系写作背景赏析第3节,说说第3节中的意象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后四个意象有什么共同特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引领下,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神话的蛛网”象征束缚生产力发展,钳制思想解放的陈腐意识,只有挣脱了“神话的蛛网”才能诞生“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这些意象象征着祖国成长的苦难历程、再生的悲喜、新长征的开始和未来的美景。

这四个意象都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祖国在经历苦难之后又重新苏醒,又充满生机而感到欢欣和鼓舞的心情。

4.作者在第4节将“祖国”比喻为什么?作者在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作者在第4节将“祖国”比喻为伤痕累累的母亲。作者在此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深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意志,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去换取祖国的富饶、荣光以及自由。

四、课堂小结。

此诗宛如一曲多声部的交响曲,共分四节,自然地显示出诗歌思想层次和感情段落的分明。在此诗中,有诗人对于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亦有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

1.现代诗按形式可分为按体裁可分为等;按表达方式可分为。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自作者___原名___中国当代女诗人,__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等。

3.本诗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明晰。第1节,作者回望祖国___的历史,心情___第2节承接第1节的情感,却在痛苦中蕴含着希望。第3节,感情的基调___作者的心情转变为___第4节,全诗的感情达到高潮,作者表明了要___的愿望。

答案示例:1.格律诗自由诗童话诗。

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叙事诗抒情诗 2.舒婷的诗舒婷龚佩瑜朦胧诗派致橡树神女峰双桅船 3.贫穷落后痛苦悲伤开始上扬欣喜高昂为祖国奉献一切。

二、新课导入。

2019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学案

公输。学习目标 1 记住部分实词 虚词的含义,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2 学习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3 揣摩人物语气,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学习重点 1 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言论 行动来刻画人物的形象的方法。2 分析本文类推的说理方法。3 掌握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意...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谈生命 教案。谈生命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朗诵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2 能力目标 领会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3 情感目标 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获取亲身参与 的体验...

2024年人教版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导学案

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 虚词。2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3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 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4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知识链接 1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风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