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蒜叶的生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和与积的奇偶性。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球的**高度。
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六单元、圆。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
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
x+50<200 2x=200
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算式中的x都是未知数。
2)**方程的意义。
提问:把这四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指名学生交流分法,学生可能会按照是否是等式把它们分为两类。
教师小结:有两个是等式,两个不是等式;两个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像xx=200这样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把这两个方程读一读。
提问:这两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吗?
指名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两点比较重要?(强调:“含有未知数”“等式”关键词)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提问:例1中的等式是方程吗?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
教师小结:等式包含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反馈时说一说其他式子为什么不是方程。
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
提出要求:将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并读一读你改成的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并读一读。
注意:这里的未知数不一定是字母x,其他字母也可以。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意义,知道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还知道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五、课堂作业。
第一单元课题: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在具体情境中,根据图意列出方程,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2.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通过天平的平衡来**等式的性质的过程,明确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列方程,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写出几个方程,在小组里交流。
指名说说自己写的方程,并说出它为什么是方程。
3.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与方程,今天我们再让“天平”这个好朋友来帮助我们继续学习与方程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2页例3第一幅天平图。
谈话:怎样在天平的两边增加砝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集体汇报。(天平两边增加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出示左边的例题图,提问:如果左右两边都加上10克的砝码,等式可以怎样写?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0+10=50+10。
出示右边的例题图,提问:如果左右两边都加上同样重a克的砝码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0+a=50+a。
谈话:观察这两**及等式,分析、比较等式两边及结果发生的变化。
引导学生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出示例3下面两幅天平图。
谈话: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先完成填空,再比较你所写出的等式,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指名说说填写的等式。
板书:x+a=50+a→x+a-(a)=50+a-(a)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3)出示刚才的两个结论,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表述等式的性质。
教师小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板书:等式的性质)
4)完成教材第3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指名学生回答。
提问:为什么填“+25”和“-18”?加、减号如何确定?可以填写其他数吗?
学生交流: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左边“+25”和“-18”,右边也要“+25”和“-18”,加号、减号、数字必须完全一样,否则等式左右就不相等了。
2.教学例4。
1)出示教材第3页例4,提问:你能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方程。
指名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x+10=50。
2)提问:怎样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想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想法:
40)+10=50,x=40。
因为50-10=40,所以x=40。
学生反馈,教师肯定这两种方法。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用等式的性质来求x的值。
教师边示范解题过程,边讲解书写格式:
首先要写“解”字;
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这道题要把方程两边都减去10;
每个等式占一行,各行的等号要上下对齐。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格式错误。
3)指导检验。
谈话:x=40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可以利用等式的意义对方程进行检验,只要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即可。
教师边板书边说明检验方法及书写格式。
4)师生共同回顾求x值的过程,并明确: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三、反馈完善。
1.反馈练习。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解题,指名板演。
教师巡视,强调学生的书写格式。
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以及检验的过程。
2)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反馈:第1题中天平的两边同时拿走一个梨,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可以看出1个梨和3个桃同样重。第2题中天平两边同时拿走3个橘子,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可以看出2个橘子和1个苹果同样重。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到黑板前板书自己;列出的方程。
集体订正:第一题列出的方程可以是x-x=22,如果学生列出84-22=x这样的方程,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列方程时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方程。第二题列出的方程可以是x+x+xx=96,可以让学生比较哪个方程更简洁。
3.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教师小结:可以用解方程的思路解答,也可以根据方程的检验方法来找答案。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学会了用它来解只含有加或减的简单方程。
五、课堂作业。
第一单元课题: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使等式”,会用等式的这个性质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念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对等式的性质进一步的理解,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
教学难点:对等式性质(2)的探索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解方程:75+x=105 x-4.6=8。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一些性质,谁来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小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3.引导:这就是我们刚学习的等式的性质,你觉得等式除了具有这样的性质外,还会有其他性质吗?
学生猜测。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小结:同学们都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我们需要对它进行验证。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等式的其他性质,看看大家的猜测是否成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5。
1)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解方程的知识。
2)出示例5第一**。
根据左边的图,你能列出等式吗?(x=20)
右边的图与左边的图比较,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天平还会平衡吗?
你能根据右边图物体的质量相等关系再列出一个等式吗?(2x=20×2)
这个等式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在小组中说说你的发现。
小组中互相说想法,汇报。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练习三分数除法。教时。学习。目标。1 巩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及时分数运算方法的掌握。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求一个数的倒数及分数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一 求一个数的倒数。1 出示数据。2 求出以上数的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二 计算分数乘除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3单元长方体。长方体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初步建立 立体图形 的概念 2 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 认识长方体的长 宽 高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 宽 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 立体图形 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步骤。一 复习导入。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一 中国的热极 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自然数 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拓展,在本单元将认识正 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用正 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现象。借助直观认识正 负数的大小。这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为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