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册语文全册教案

发布 2024-03-21 10:55:09 阅读 1888

1、秀丽山河(张敏)

1—1林海。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广厦、伐木、综合、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感受大兴安岭景物的美,认识大兴安岭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解题。

1、导入课文。

2、解题。二、初读课文。

提出阅读要求:

1、把不理解的词语抄出来。

2、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哪些景物?把它们写在课文旁边。

3、了解课文写作的顺序。

读后请同学们讨论课文内容,教师小结:本课主要写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目睹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作者联想到木材和社会主义建设关系,联想到林场对兴国安邦的意义。

三、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思考:“我”一走进原始森林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读出感情的变化。

四、总结。五、作业。

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跟你们一起学习了林海。

(板书:林海)

2、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写了作者刚进森林、深入林中,以及作者的联想等几个内容。并且学习了第1小节。第1小节写了什么内容呢?

(板书:大兴安岭亲切、舒服)

3、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深入林中和联想的部分。首先,我们来学习作者深入林中看到的景色。

(板书:景色、联想)

二、学习第二小节。

1、生快速地阅读第2小节,问: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色?(板书:岭)

2、生默读第2小节,问:哪一句写了作者看到“岭”?

3、理解“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句子。

⑴ “疾驶”什么意思? “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说明什么?

⑵ 找出“看不完”的句子,“看不厌”的句子。并理解“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等词语。(板书:多、温柔)

4、指导朗读“多”“温柔”的句子。(板书;喜爱)

5、过渡:课文第2小节,作者描述了岭“多”“温柔”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我们是这样学习的:

⑴ 找出第2小节景物(岭)及其(多)(温柔)特点的句子。

⑵ 品读(多)(温柔)特点的句子。

⑶ 体会文中(喜爱)的感情。

出示幻灯片:

学法:① 找出重点词句;

② 品读重点句子;

③ 体会文中感情。

三、学习第3~5小节。

师:出示**,配乐范读第3~5节,生看图欣赏。

师:生轻声读第3~5小节,把句、段读通顺、流利,思考: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

1、学习第小节。

⑴ 默读第小节,问:看到了什么景色?(板书:林)

⑵ 品读第3小节:

① 理解“目之所及”的意思。(板书:绿)

② 理解第3句,弄清两对反义词的用法。

③ 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比赛读)

⑶ 品读第4小节:

① 写了哪些林?(板书:如海)

② 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并体会2个反问句的用法。

③ 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引读)

⑷ 过渡:课文第小节,作者描述了林之大──“目之所及,**都是绿的”。林中有波浪──“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林中有浪花──“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可见,林之大之美,只有“海”才能与之相比。我们是运用这种方法学习的:

找出重点词句, 品读重点句子体会文中感情。

、自学第5小节:

⑴ 品读“多”“美丽”的句子。

⑵ 理解句子:

出示幻灯片: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花鞋。

这个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⑶ 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导读──自由读──女生读)

过渡:这里,我们和作者主要欣赏了兴安岭“林”“花”的特点,作者写的非常美!下面请同学们再有感情读一读3~5小节。并根据老师提示选择一小节背一背。

、指导背诵:

⑴ 学生练背。

⑵ 指名背诵。

⑶ 作者深入林中欣赏了岭、林、花,这么诱人的景色怎么不令作者浮想联翩呢?

四、学习小节。

师:快速阅读小节,用横线画出作者想到的句子。

1、学习第6小节:

⑴ 指名生说。

⑵ 理解句子:

出示幻灯片:

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空洞”什么意思? “并不空洞”呢?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板书:建设)

2、学习第七小节:

⑴ 指名生说。

⑵ 理解句子:

出示幻灯片:

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兴国安邦”“邦”什么意思?“兴国安邦”呢?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板书:兴国安邦)

⑶ 过渡:同学们.作者描述兴安岭真美!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听,感受感受大兴安岭的美!

五、学生练说,体会感情。

六、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运用“找出重点词句、品读重点句子、体会文中感情”的方法,理解了兴安岭景物特点和作者联想的内容。仔细的观察,加上丰富的想象,作者把满腔喜爱之情蕴含在文字的字里行间,写得生动、形象。

我们应该学习作者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林海。

岭温柔。林绿。

花美。教学反思:

1—2 三峡之秋。

张敏。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

教学目标】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介绍三峡。

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

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

三、整体感知。

通过查找资料,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写出了三峡什么特点?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师生评议。

6、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

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

四、小练笔。

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尚湖秋景》。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五、作业: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给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一、导语:

三峡像一副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三峡的资料。

二、以读为主,读中**。

1、自主读书。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自读释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朗读:

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读。自由吟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读出来。

四、结束语: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三峡一天的美景,使我们认识到了三峡不同时间的美丽。

五、作业: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第三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2、板书课题。

二、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提出要求:读全文,选最喜欢的部分自学,在书上圈圈、划划、注注,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采用"小先生"讲课法:小组代表到台前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评比朗读情况。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发言可抓住以下要点:

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丽。从晨露闪亮到露水渐逝,再到一片明丽,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3)中午的景色,表现了热烈的特点。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

(4)黄昏景色,抓住了平静的特点。倒影林立的长江仿佛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

(5)在写夜景时,作者用两个自然段的笔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的图画。从入夜时的沉沉入睡到圆月高悬时的恍入梦境。渔火、灯光、光晕、汽笛,有光有声;月光、山影,有黑有白。

再加上比喻手法的运用,呈现出一幅大写意的三峡夜景图。

三、朗读比赛。

可采用推荐、指导、教师参与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朗读,加上及时的评价,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再次感受三峡之秋的神韵。

四、教学小结:

三峡,以它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来宾,而三峡工程又会给三峡带来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展开调查,并相互交流。

五、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三峡之秋。

早晨、中午、下午、夜晚。

教学反思;1-3 九寨沟。

于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

3、学生通过读文和欣赏风景,体会到九寨沟自然景观的美和四种动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

教学准备】录像。

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地图)今天我们从北京出发,来到四川北部的万山丛中,这里有几条神奇的山沟,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此而得名,一进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板书:

九寨沟)那么九寨沟是个怎样的童话世界呀?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是描写九寨沟景色的?

2、(课件)

请大家轻声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用( )标出。

你最喜欢哪处景物,体会一下句子的意思。 待会,老师想请你说说自己的感受,再美美的朗读,让别人听了也产生喜爱之情。

交流:(1)湖泊。

生说、读。(课件)自己读读这句,你有什么体会吗?

灵魂。 清澈。

什么是彩带般的沟谷啊?

九寨沟树种繁多,枝叶颜色多姿多彩,加上地势有高有低,光线有明有暗,就形成了这彩带般的沟谷。这就是九寨沟五绝之一的“彩林”谁知道其它“四绝”是什么?

(翠海、叠瀑、雪峰、藏情)

大大小小的湖泊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彩,就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湖底石块色彩斑斓,这真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啊!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想看看吗?

(课件)

有道是:“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真是太美了,读读描写湖泊的句子,如果能背下几句就更棒了!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九册S版词语解释

1 小麻雀。纠正 改正。手舞足蹈 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惊慌失错 由于害怕慌张,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懊恼 心里别扭,烦恼。2 金奖章。风尘仆仆 风尘,比喻旅途上所受的辛苦。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使者 奉使命办事的人荣耀 光荣。彬...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九册《推敲》教案

9 推敲 第二课时 执教人 丹徒区石马中心小学周枫楠。教学目标 1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 即兴 闯 等词语的意思。3 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 推敲 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4 学会简单的斟酌文字。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九册期中检测

北师大版 五年级语文 第九册 期中检测。积累运用 一 看拼音,写词语。han jian ling kong mao niu zhen han di yu 罕见 凌空牦牛 震撼 抵御 mian pang tuo yuan ji mo qing che ya yi 面庞 椭圆 寂寞 清澈衙役 二 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