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发布 2024-03-18 19:10:12 阅读 5320

10.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六个生子,以及新词;

3、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4、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难点: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尝试练习卡。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 qín cōng huì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乃。

2、孔指以示儿曰。 示曰。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

三、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

(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你知道哪些古代聪明的儿童?(引导学生走进聪明机智的儿童)。今天我们来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再认识一个聪明机智的儿童——《杨氏之子》(杨修),学生理解课题《杨氏之子》,之是什么意思?

二、 学习新课。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检查字词,指名朗读课文。

3、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二)理解语句。

1、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甚”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为什么把这句话放在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2、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呼”是什么意思?再句中应该怎样读出感情?

这句话的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3、 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应该怎么解释?

谁为谁设果?可以看出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4、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以”“示”“曰”“君”各是什么意思?此句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来?

5、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应声”“未”“闻”“夫子”应该怎么解释?

从应声可以体会到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三)感情朗读,试着背诵。

三、 总结拓展。

1、 你在这节课中收获到了什么?

2、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回答?(教师举例)

教学后记:

11.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卡。

一、看拼音写词语。

wǔ rǔ wēi fēnɡ ǎi xiǎo wéi nán ɡuī ju

qiú fàn dà chén ɡān jú dào zéi péi bú shì

miàn bù ɡi sè ān jū lè yè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楚国。楚王仗着自己想乘机晏子,显显楚国的晏子凭着自己的和 ,对楚王的侮辱一一进行了反驳。从此以后,楚王晏子了。

2、楚王知道晏子就故意在城门旁开了一个五尺高的洞。而晏子说楚王只好叫人打开城门迎接他。

第一课时。一、揭题解题。

1、使:出使。

2、简介晏子。(见“背景知识3”)

3、简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二、按要求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读通文中的两个长句子。

2、自学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大夫、敝国、国势、安居乐业。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检查长句子和是否读通,随机正音。

2、区别“大(da )夫”与“大(dai )夫”。

3、注意“敝、臣”的笔顺及“淮、尊”的字形。

4、指名说说对思考题的理解。

(只作为检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学生回答完全正确。)

四、学习、自然段。

1、读课文,思考:

①、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划出文中有关句子。

②、晏子反驳楚王,结果如何?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只好”)

③、晏子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开城门,而当接待的人把他的话传给楚王后,为什么楚王“只好”吩咐开城门?

2、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的句势写话。

3、小结:从中,你对“晏子”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4自然段。

1、默读思考,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

(从“瞅”、“冷笑”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十分轻蔑。)

2、划出楚王侮辱晏子说的话,说说他的话中之“话”。

3、划出晏子反驳楚王说的话,说说他的话外之“话”。

4、根据晏子说的话,仿照前一节课老师的板书,学生自己板书归纳,理解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出“结论”。

5、教师点拨:如果楚王认为晏子是下等人,也就等于承认楚国是下等国家;楚王想不承认,当然他的“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也就是废话,所以他“只好”陪着晏子笑。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划出楚王侮辱晏子的话,说说楚王怎样侮辱晏子。

2、划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理解两个“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

(前者指气候、水分,土壤不同,后者指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不同。)

3、重点指导学生填些“结论”。(楚国的环境不好社会风气差或楚国是搁强盗国。)

3、课堂小结:根据课文,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晏子的过人才智?

教学反思:12*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的提示,理解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提供句式:当谁怎么做结果怎样。

四、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地方。

2、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3、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

五、 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同学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一演呢?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先得认真研究剧中的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研究,选择文中的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4、集体交流,尝试表演。

5、评价。教学后记:

13*打**。

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

意义。教学重难点: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在看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注意到大兵和赵卫国合说的相声〈谁让你是优秀〉了吗?,那这个相声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的确,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感受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的魅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

阅读课前提示:想想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

1)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2)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4)说说这个相声或听听其他相声,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三、根据目标学习全文。

1.自己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想想故事里打**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说话啰里罗嗦、废话连篇。)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交流,小结:打**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一 看拼音写汉字。6分 w r s hu ng d o z i gu ju z o y c ng hu 二 请将词语补充完整。6分 居 业完 无指掌 话 说。不绝口若绘 绘 言过 三 比一比,再组词。6分 撒 侮 瞅 聊 赔 散 悔 揪 柳 倍 撤 海 锹 迎 剖 四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6分 侮辱...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10 不用搀扶。教学目标 1.认识 会写 帕 曼 袂 怦 拄 磁 魅 搀 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1.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难点 理解 不用搀扶 的深刻含义。教具准备 帕尔曼的小提琴独奏曲。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一 导入激趣,引出课题。1.出示一则名人名言,让学生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单元主题 语言表达的艺术。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 语言表达的艺术 为专题来编排课文的。本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其中 杨氏之子子 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 晏子使楚 学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的回击另了楚王 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