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课堂练习一。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由此可以得出( )
a.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b.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c.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2.(2013·广州模拟)魏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傅玄在《马(钧)先生传》中记载,“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___令童女儿转之,而溉水自复,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材料中横线处的灌溉工具是( )
a.筒车 b.风力水车 c.水排 d.翻车。
3.下图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插图。对该图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汉代关中地区农民创造的“井渠”b.该装置的发明人是东汉的杜诗。
c.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进行灌溉d.该设施始见于明代。
4.(2013·莆田模拟)《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引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社会分工 b.经济制度c.生产力水平 d.劳动力短缺。
5.中华文明在新石器时代获得重大发展,下列各项中属于该时期重要成就的是( )
a.瓷器制作技术成熟 b.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c.人工冶炼铁器出现 d.青铜铸造达到很高水准。
6.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 )
a.民间私营手工业b.外国贡品c.家庭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
7.(2013·吉林质检)《史记·周本纪》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这说明( )
a.周朝实行分封制b.部族兴起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
c.西周盛行井田制d.周部落重农抑商。
8.(2013·茂名一模)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提出自己的构想:“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这里他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
a.均田制破坏 b.土地兼并c.赋税沉重 d.重农抑商。
9. (2013·龙岩市高三质检)《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 )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10.常德澧县城头山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其中发现的距今6500多年的水稻田遗址,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这一考古发现最能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一特点( )
a.精耕细作,男耕女织b.各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性。
c.独立发展,自成体系d.南稻北粟的作物分布结构。
11.(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做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12.(2013·佛山质检)宋代的温州地区“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温州成为当时著名的纺织品和漆器生产中心,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温州成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之一b.手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
c.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温州的手工业的区域分工d.手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受自然资源的分布影响较大。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
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1) 材料1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材料2: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2)据材料2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杨远《西汉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2: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仗东南财富,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底。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渭南文集》
1)依据材料1,简述中国从西汉到北宋人口的变化情况。
2)材料2中主要观点是什么?其所说“故都”指何地?请简述你的理由。
3)材料从人口数量、财政收入两个视角为哪一观点提供了证据?除此之外,还可从哪些视角寻找证据说明这个观点?列出视角及有关证据。
1、解析:选a。殷墟是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在里面记载了春夏秋冬作物生长的情况,由此可见a项正确。
甲骨文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故b项错误。中国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故d项错误。
2、解析:选d。题干中“魏晋时期”“马钧”是有效信息,据此可以判断出他发明的水利工具是翻车。
3、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灌溉工具。**反映的灌溉工具是水转翻车,它运用水力作为动力,将水提到高处灌溉农田,故c项正确。
4、解析:选c。材料译文:
男子不织布却有衣穿,妇女不种田却有饭吃,男女交换劳动所得以维持生活。这是圣人的法度。所以,要慎守农时,爱惜光阴,不是年老不得停止劳作,不是患病不得休息,不到死日不得弃舍农事。
这种男耕女织的生产关系是由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决定的。故c项正确。
5、解析:选b。关键信息是“新石器时代”,当时中国的纺织业已经萌芽,故b项正确。a项是在汉代;c项是在西周;d项是在商周时期。
6、解析:选d。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7、解析:选b。材料中包含的核心信息是周人先祖公刘重视农业促使周部落兴起,据此可知b项正确。
8、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可知当时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所以才会引来限田、均田的争论,故b项正确。
9、解析:选b。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在汉代就出现了,因此,a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a;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c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c;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d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d。
10、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根据题干信息“距今6500多年的水稻田遗址”及其意义分析,说明我国农业发展较早,之后自成体系,因此应选c项。其余各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11、解析:选a。分析材料可了解到张安世虽为公侯,食邑万户,但仍创办了规模很大的纺织作坊,积累起庞大的财富,富裕程度超过当时的大将军霍光。
联系教材有关知识点,b项出现在明代;c项与材料不符;d项与所学不符,本题应选a项。
12、解析:选d。从题干中可知,宋代的温州是不宜桑与漆的,却在当时成为了纺织品和漆器生产中心,说明温州成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之。
一、手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和手工业的区域分工出现,d项说法错误。
13、解析:第(1)问考查了古代手工业形态,分析材料可知,官窑指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指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
第(2)问根据材料2,回答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发展的新特点,从“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可理解到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从“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可理解到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根据“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了解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
答案:(1)官窑: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民营(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
2)新特点: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答出三点即可)
14、解析:第(1)问从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加以概括。第(2)问可以从材料2概括为财政收入、粮仓和政治中心等几个方面。第(3)问可以从农业视角和商品经济视角加以考虑。
答案:(1)西汉时期,北方人口远多于南方人口;到唐朝,南方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但依然略逊于北方;北宋时期,南方人口已经大大超过北方。
2)观点:北宋时期朝廷的财政收入依赖江南地区,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故都”指开封。依据:因为陆游是南宋诗人,故其所言“故都”指开封。
3)观点:经济重心南移。农业视角:
各地耕地的开辟、南方普遍种植经济作物、桑蚕业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商品经济视角:民间商品经济发展、海外**的兴盛。
手工业视角:纺织业、造船业、制瓷业的发展。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 早起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 1 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2 作物培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3 相当发达 距今七八千年。4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5 生活方式 为了寻找新的耕地,人们经常迁徙。2.商周时期 1 生产工具 出现青铜农具,使用少,主要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 石犁。2 经验...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高考考点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知识梳理。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最早可追溯到距今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 距今年时,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2.原始农业生产状况 主要耕作方法是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经常迁徙。3....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 早起农业生产的出现。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原始农业发达。2.1 原始农业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生产工具 石器 种类 稻 粟 2 商周农业 耕作方式 松土 排水 沤肥 除草 生产工具 青铜器少量,木石为主 种类 稻 粟 黍 稷 麦 桑 麻3.特点 1 起源早,自成体系,以种植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