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说课稿

发布 2024-02-17 10:50:19 阅读 2991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母亲河》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是《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最后一个学年,其特殊地位要求六年级上册、下册这两册教材加强整合性,并兼顾与第四学段的衔接。为此,这两册教材中不再着眼于个别的能力点和知识点,不再设“语文天地”做单项练习,不再通过“金钥匙”学习某种学习方法或策略,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比较广泛的文化积累,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切实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教材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六年级上册共设计了8个主题单元。

每个单元由五篇课文、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和单元小结组成。五篇课文中,前三篇必须精读,后两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精读或略读。.说课标:

1识字与写字要求:

课标要求学生在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

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精读课文**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同时字词的学习要密切联系阅读和写作,在具体的运用中使字词更正确、熟练。

2.阅读要求:

浏览一下教材,很明显地看出,课文较前多了,篇幅也长了,内容深了。而且样式、风格也更加丰富了。古诗文的数量大大超过以往的教材。

这样设计,迫使我们改革以往的阅读教学。《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材中“小资料”、”我的视角”、“日积月累”等栏目,都给学生留出了发挥的空间。“我的视角” 展示学生自学产生的问题、独立的见解、改进的意见、延展开的思考、总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等等。

1)、阅读教学关键是“把阅读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朗读,启发他们想像。

2)、自读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安排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但必须切实保证。

3)、学生以前已经学习过自学的步骤、方法,他们的自学,应当通过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心得笔记、提纲笔记等显示出来。学生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适合阅读材料的方式写笔记。

4)、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启发学生质疑,在提问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5)、在信息时代,略读和浏览是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在这方面,《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有的课文精读,有的略读、浏览要把略读当做重要的能力来培养,考查学生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捕捉阅读材料的重要信息。

6)、古诗文的阅读。古诗文的教学,不再从古代汉语学科知识着手、仅仅围绕一对一直译进行教学,而是加强诵读和涵咏,一方面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汉语的韵律美。正因为如此,古文后面都附了译文,课文下面不再另做词语的注释。

学习古诗文,必要的词语讲解是不可少的,这种讲解是为了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不应脱离整体感知去死记硬背。

7)、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8)、做好阅读的评价工作。《课程标准》中说:“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说明,阅读的考察,主要在平时、在“过程”,而不能重在期末。

摘录笔记反映学生学习字、词、句的情况;批注笔记、心得笔记反映学生的感受、体验、价值取向以及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情况;提纲笔记反映学生捕捉信息的情况。所以引导学生写好自读笔记很重要。学生在。

讨论中的表现,也说明他的态度、情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3.习作要求;

1)多练笔,通过日记、阅读笔记学会自我表达。阅读中改写、续写、仿写也是练笔的好途径。

2)让习作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自我的精神世界紧密结合,使学生爱写,愿意写,有的写。

3)写作与阅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在阅读中学语言,学写法,这是一个积累的长过程。

4)继续引导学生在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4.综合性学习:

综合活动的主题与单元主题基本一致,是对课文学习的提高、延伸和深入,也是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单元主题的必要学习内容,还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学习、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要警惕应试教育的干扰,不能随意取消这部分学习内容。综合性学习一定要进入评价。

以“导语”创设活动情境。按照活动的“过程”展示活动内容,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活动“结果”提要求。.说教材:

1.教材编写意图:

第三单元以“母亲河”为主题,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中前三篇为精。

读课文,分别是《长江之歌》《三峡之秋》

古诗二首》,还有两篇拓展阅《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故乡的河》,一个综合活动。《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是理解的难点。

《三峡之秋》是作家方纪写的一篇描写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的散文,这篇课文是作家方纪写的一篇描写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的散文。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本课中比喻句的理解是学习难点。《古诗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描写黄河的诗歌,《凉州词》写的是边塞的荒凉,《浪淘沙》写的是黄河的蜿蜒曲折,流程较长。

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是学习难点。《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这篇拓展阅读课文以雄阔的视角和恢弘的历史眼光介绍了黄河的概况及其孕育的中华文明。《故乡的河》通过作者回忆故乡的一条小河——浉河中的点点滴滴往事,感怀那难忘的童年,体会那一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日积月累”从描绘黄河、长江的古诗中撷取名句,丰富学生有关长江、黄河的诗词积累。“综合活动”借助朗诵会这种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母亲河的了解,提高学生朗诵水平,并在搜集资料、写作活动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长江之歌《古诗二首》和《三峡之秋》的有关段落。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长江、黄河的地理状况、历史演变,以及作为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4.组织学生召开歌颂母亲河的诗文朗诵会,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记录自己参加朗诵会的感受。

三、教学策略运用。

1、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自读感悟能力,质疑释能,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这些能力为主题单元学习作好了准备。他们已经基本具备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会用批注、摘录,写心得提纲等方法读书,能透过文本内容,抓住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反复分析,写出独特的感想。他们还乐于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加深认识。

但学生对于段落和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较弱。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教法分析:以读为主。

读写结合质疑**法学法渗透法。

3、学法分析。

新课程教法打破了传统的灌输模式,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由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质疑,老师针对问题,让同学们小组合作,老师适时适量点拨讲解,这样,学生有问题,有目的的听,教师针对学生的疑惑去讲解,这样教有针对性,学有目标性。常此以往,学生会自主,会质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时我结合本教学月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我镇语文教学模式“三段六步式”进行教学。

4、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多**辅助教学。(2)让朗读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3)创设情境、渲染气氛:(4)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5)互动教学,精讲精练。四、教学反馈。

1、教学反馈要有计划性。

教学反馈的目的、时机、内容,在教学设计时应精心准备,事先计划。即(1)准备阶段:重点反馈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2)新知探索阶段:重点反馈学生的学习方法;(3)知识。

巩固阶段:重点反馈对知识难点掌握情况;(4)具体反馈环节设计中,注意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估计,并准备好相应的策略。

2、教学反馈要有启发性。

在教学反馈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开通学生思路,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反馈要有激励性。

教学反馈过程中,对于基础薄弱、学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反馈出错是很正常的情况。一方面,教师不可对学生错误的反馈不闻不问或大加指责,要充分理解他们的感受以及渴求进步的需求,真诚地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有效利用学生错误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思辨,提升思维的深度,力求使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教学反馈要及时。

每单元学完之后,我准备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试,即对本单元积累的好词佳句、课文的背诵、课文内容的理解等有关知识进行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第三单元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说课稿。第一实验小学刘一品。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我的说课流程包括 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学过程。一 说教材。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教材围绕 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竹节人 宇宙生命之谜 故宫...

六年级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

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我主要交流感悟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积累谚语。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推荐课外读物并学会欣赏与积累。一 交流平台。1 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a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侧面...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说课稿

教材分析。生活处处有真情,本次习作就是以人与人相互关爱的事情作为写作内容进行习作训练的,属记事作文。习作所在单元教材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每篇课文中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如果说阅读课文有陶冶情操,震撼心灵的作用,那么习作则让学生将自己生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