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发布 2023-11-17 01:00:07 阅读 6481

我知我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认识自己的家,了解自己的父母付出的爱,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能力目标。

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在每个“家”都发生了许多的故事,所以我们要了解“家”,就要从“家”里的故事说起。

讲授新课:一、大人讲我小时候。

在一个小生命还酝酿在母体的时候,已经倾注了家人对他的关爱,那就是他的名字(请学生说说他们的名字的用意,以此来体会家人的期待和关爱)。

活动一:(教材第8页)

1、 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同伴之间可以先进行交流再回答。

(提示:通过讲自己的故事,体会自己与父母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2、 在你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得到夸奖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提示:讲自己家庭中印象最深的事,体会父母的爱心、辛劳和苦衷。)

同学们,我们听了他们几个讲的故事,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童趣和印象深刻的事,那么现在你们能用一句话把对“家”的认识概括出来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发言,并把学生的想法记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是我们尽情地享受家的亲情和温暖。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家还会有更多的认识。作为家庭中的成员,父母和我们对于家庭都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无悔的奉献。

活动二:同学们,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谁来做?(教材第8—9页)

(提示:根据家庭情况如实填写,并体会父母在家庭中承担着最主要的责任,了解父母对家庭的贡献。)

说说家人对自己家庭的主要贡献。

(提示:从物质方面的贡献,良好道德、优秀思想方面的精神贡献等角度来说。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为自己的家作贡献。)

夸夸自己的父母(找父母的优点),并讲给同学听。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都有责任,我们现在虽然还小,作为家庭的一员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

集体朗读p9课文中关于母爱和父爱的两段话。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的,每个孩子都是快乐的。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讲一讲课文第10页秀怡的故事。

大家听了秀怡的故事后,你们认为:1、秀怡有家吗?2、秀怡的爸妈爱她吗?(多**展示这两个问题,学生相互讨论后回答。)

母爱。教师小结:宪法规定: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多**展示《婚姻法》中的有关规定)。爱是一种责任,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一定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三、感受家庭温暖。

活动三:“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教材第10页)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家不仅是我们休息的场所,我们在家中获得的亲情和温暖,是任何其他场所都无法替代的,当我们需要心灵的抚慰时,我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家,因为那里有最温暖的关怀和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重点要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验。)

教师小结:家我们是情感的栖息地;我们的天然学校;是我们的经济物质**;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和发展大本营。我们这家中享受着亲情和温暖,这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相关连接”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家的温馨,并且这种温馨需要全家人的齐心协力。

课堂小结:同学们!“爱”是一种责任。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在感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不要忘记献上自己的一份爱,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课后作业:给父母的寄言——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出来并读给自己的父母听。

(提示:这种寄言可以是对父母的感谢、祝福或期望、心里话,也可以写父母的优点和长处;在写的时候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首诗或者是一篇散文)

难报三春晖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不孝敬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长辈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能力目标。

辨证分析孝敬父母长辈好处和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领悟父母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如何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小学学过孟郊的《游子吟》吧?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母爱是无私的,也是伟大的,她们应该得到我们子女的孝敬和回报,但是我们往往是难以报答慈母之爱的,因为她们的付出太多太多了。

讲授新课:三、难报三春晖(板书)

1、 爱洒人间(板书)

活动一:(教材第13页)“小锋和妈妈的故事”

(1)妈妈为小峰的多动症、成绩差而伤心,却在小峰面前露出笑脸、鼓励他,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的精心设计帮助孩子。妈妈虽然伤心,但从来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期望和鼓励。

(2) 你理解小峰妈妈的一片苦心吗?

答:理解。妈妈的苦心,表现出对自己孩子赤诚的爱,对孩子的无限期待,对孩子未来的关注,以及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

(3)小峰以什么方式回报母亲?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小峰应该以自己的成长进步、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母亲。

给我们的启示:对无私奉献的母亲,我们最大的回报就是要在学习、事业上获得成就。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长大,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板书)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爱戴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也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要受到法律制裁,当然也要受到道德和**的谴责。

活动二(教材第14—15页)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六个情景(p14-15),辨析孝与不孝的表现。

答:左边一列都是孝的表现,右边一列都是不孝的表现。

(1)让父母知道成绩是正确的。理由: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学习状况,并从父母那里寻求帮助和鼓励。

(2)到下个月买是正确的。理由:体谅父母的难处。

(3)洗衣服是正确的。理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分担父母的辛劳,是对父母的孝敬。

(4)抽空和母亲聊天是正确的。理由:多交流才能相互了解,多了解才能相互理解。

(5)替父亲剪指甲是正确的。理由:父亲的辛劳是为了自己,关心父母是对父母的孝敬。

(6)给父母夹菜是正确的。理由:关心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生活的件件小事上,要从小事做起,孝敬父母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我国古人把孝敬父母归纳为尊亲、妇孺、能养三个层次。

教师提问: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能谈谈为父母尽了孝心以后的感受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以上同学讲的都不错,孝敬父母是要付出的,要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情感,甚至委屈自己,但是孝敬父母的收获是甜蜜的。让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吧,去感受这种甜蜜。可能有些同学还有疑问,怎样孝敬父母?

其实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就是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活动三(教材第14—15页)

1. 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略。2.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1)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

(2)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一 客观题。1 父母和未成年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是。a.联合家庭 b.核心家庭 c.主干家庭 d.单亲家庭。2 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处,也是心灵的寄托处。这句话表明。a.家就是有房子的地方家 b.既是物质生活的后盾,又是情感的栖息地。c就就是寄托感情的地方家 d是约束个人发展的地方。3 对中学生来说,...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我知我家 合作 材料一 我是某市重点中学的一名学生,我周围的同学都很优秀,他们有着优越的家庭环境和优越的父母。每当他们谈及父母时,看着他们眉飞色舞的神情,我只觉得心中的 秘密 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因为我的家庭跟他们相差十万八千里。我出生在农村,父亲为让我受好教育,带着我和母亲来到这个城市,和别人合租了...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1 我知我家。班级姓名。一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要认识到不管出生在什么家庭,与父母的血缘亲情是无法改变的,在此基础上了解家人的优秀品质和家庭的良好传统,爱自己的家 热爱父母,立志为家庭作贡献。能力目标 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知识目标 了...